正文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2 / 2)

2、材料展示、施工工藝工作室。材料展示、施工工藝作為校外實訓基地是指通過校企合作建設成立的,位置在企業內部,用於在校學生學習實踐技能的場所。校外實訓基地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麵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的平台。屬於生產性工作室是學生在校外參與社會實踐項目的場所,主要包括學生創業工作室和校企合作的項目工作室。校企合作的項目工作室是為完成實踐項目與企業合作共建的工作室,企業負責培訓和指導,並將實踐項目拿到工作室,學生完成的工作成果達到企業要求後,能夠獲得相應報酬。在合作企業設置教師工作室,加強與裝飾企業的密切合作,教師為企業提供方案設計、施工指導等技術支持,幫助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教師進一步了解了企業的用人需求,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三、工作室製的作用

有效的體現高職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和教學改革的成果,工作室的建設學生職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試點實施的“學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其核心就是在實訓環境中進行實踐育人培養模式改革。工作室作為學校的企業的重要紐帶,以設計項目為引領,以工作室為教學空間,開展實訓教學。通過工作室的實踐訓練,學生除了掌握專業技能外,還能夠提高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職業素質。促進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課程體係的構建構建一體化的課程體係,需要根據實訓基地的技能實踐項目進行修改和調整,“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模塊”,做到真正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目標。

四、工作室製的優勢

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局限在教室中,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授,學生自學能力弱。工作室的建立,給予學生更多動手的機會,並增強教材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確定,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需要自己收集資料、獨立解決實際問題,或者通過團隊來共同完成任務,減少了對教師的依賴性。

總之,創新實訓基地——工作室製的實施,更好的根據建築裝飾行業特點、專業特點和學校現有條件有機結合,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訓基地。與行業企業合作,在校內建設由教師和學生為主要主導的設計思想意圖表達工作;在校外建設由企業實習基地、校外工作室兩部分組成的實習基地。

基金項目:課題編號:HGJXHB2111242

課題名稱《林區高職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