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不同生源地的新生的入學適應情況差異分析
山東省內生源的新生品均得分為17.9299分,山東省外生源的新生平均得分為16.9692分。很多省外的學生來到高校,由於離家較遠,生活習慣、語言環境、飲食習慣等自然人文環境及條件與家鄉相比都有明顯差異,一時難以適應在所難免。輔導員、班主任一定要多關注省外生源新生,主動走進他們,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聆聽他們的內心訴求。另外還要充分發揮“老鄉會”等學生社團組織的作用,很多學校都有因地域而組建的“同鄉會”社團,在陌生的城市,如果有來自同一地域的學長學姐的一對一幫助,共同的經曆和感受可以幫助新生減少對新地域的陌生感和距離感,盡快調整心態,適應大學生活。
3.3不同成長背景的新生的入學適應情況差異分析
來自城市的新生平均得分為17.9851分,農村新生的平均得分為17.3354分,城市新生比來自農村的新生在入學適應方麵有一定的優勢。父母職業為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學生的入學適應度較高(平均得分為18.1422分和18.2432分),父母從事經商個體職業的新生平均得分次之(17.757分),父母職業為務農的新生的平均得分偏低(17.2017分)。近年來,國家多措並舉,下大氣力推進教育公平,教育政策和優惠措施向廣大農村地區傾斜,但是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均衡,很多偏遠農村地區的教育條件仍有待改善,在這種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城市新生和農村新生所擁有的教育資源以及來自父輩提供的支持是不同的。來自農村偏遠地區的學生初入大學,在價值觀念、生活經曆方麵與城市孩子相比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劣勢,農村學生肩負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也會影響他們適應新的環境。因此,高校要下大氣力關注農村新生,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設立農村新生順利入學的“綠色通道”,分過程、多層次、全方位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切實有效的幫扶,充分利用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等途徑了解農村學生的實際困難,對需要幫助的新生進行精準資助,爭取給存在困難的農村新生帶來學業、生活以及未來發展的關懷和支持。
本文係濟南大學2013年學生工作科研項目“高校新生入學適應度的實證分析及教育對策研究—基於濟南大學的問卷調查”(項目編號:XG13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