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混凝土建築牆體表麵氣泡的成因與防治措施(2 / 2)

振搗工藝不當。混凝土振搗不充分,混凝土裏的氣泡就沒有時間排出。但如果過振,會使小氣泡又出現破裂形成大氣泡。由於設計斷麵尺寸比較小,截麵變化處不容易振搗,氣泡不易逸出。

牆體內大型預留洞口底模未設排氣孔,混凝土對稱下料時產生氣囊,或鋼製模板封閉太嚴,表麵排氣困難。

2、混凝土建築牆體表麵氣泡的防治措施

2.1配合比方麵的預防措施

2.1.1盡量減小水灰比和控製外加劑中引氣劑的含量,使混凝土中的含氣量一般混凝土控製在4%以內。而水灰比越小,產生的氣泡會越少。

2.1.2在規範允許的條件下,盡量采用較大粒徑級配連續的骨料配製混凝土,因為增大骨料粒徑,可減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縮和泌水隨之減少。實踐表明,采用較大粒徑的骨料配製同樣強度的混凝土,在水灰比相同的條件下水泥用量可減少40kg-50kg,用水量也會相應減少。石子規格可根據施工條件,盡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料,以減少水和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的收縮性和泌水性減小,同時使水泥的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的升溫。但骨料粒徑增大以後,易引起混凝土的離析。

2.2混凝土攪拌方麵的預防措施。嚴格控製加水量。加強計量控製,使用水量盡量按照配合比要求。嚴格控製攪拌時間。混凝土的不均勻攪拌會導致外加劑在混凝土中的不均勻分布,從而起不到外加劑的作用。

如果用商品混凝土,也要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有的商品混凝土因為某種原因到現場時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很大.這時可能會利用外加劑進行二次調配,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加強對混凝土的攪拌,保證其均勻性。

2.3工藝方麵的預防措施。首先混凝土的運輸澆築必須滿足施工要求,當炎熱季節澆築混凝土時,混凝土攪拌場站宜對砂石骨料采取遮陽、降溫措施;當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的運輸宜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數量應滿足混凝土連續澆築的要求。混凝土的鋪攤厚度應根據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所用振搗器的作用深度確定,泵送混凝土的鋪攤厚度不大於500mm,非泵送混凝土的鋪攤厚度不大於400mm。要嚴格控製振搗的時間,振搗要密實,做到不欠振、不過振、不漏振。需要分層次澆注時,在上層混凝土澆注前,應充分潤濕已澆混凝土,並且將表麵清理幹淨。牆體內大型預留洞口底模設排氣孔,使氣泡能及時排出。合理安排澆注順序,給氣泡排出留出時間和空間。采用質量好的脫模劑,避免脫模劑對氣泡的粘滯作用。

2.4氣泡的治理措施

2.4.1經過我公司的多年經驗總結,采用與澆注混凝土同品種、同標號、同配比的水泥和粉煤灰修補的效果很好。在混凝土剛拆模時進行,用適當粘稠度的混合漿對蜂窩、麻麵等小氣泡進行修補,然後用拆下來的模板進行壓實、抹麵。通過這樣的處理之後,基本看不出是修補過的。

2.4.2當氣泡較大時,應與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根據具體情況協調處理。

3、結束語。在很多全現澆結構牆體工程施工中,按以上控製措施對混凝土原材料、模板、脫模劑的選擇,混凝土粘稠度和易性及其澆築振搗等方麵進行了嚴格控製,通過對結構工程的跟蹤檢查,證明有效控製了混凝土表麵氣泡的大小和間距,達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