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質量控製水泥穩定土基層施工工藝流程,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下承層準備-中心廠拌和-機械攤鋪整型-振動壓路機碾壓-達到規定壓實度-養護及交通管製。以上每道工序完成後,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後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在實際施工中應把握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4.1采用集中廠拌和機械攤鋪的施工方法。路麵基層的半鋼性基層,采用廠拌和機械攤鋪的方法,其平整度,高程,路拱,縱坡和厚度都能達到規範或合同要求,從而避免了人工或拌和機械中配料不準確,拌和不均勻,離析,反複找平,厚度難以控製等問題,不僅提高了工程質量,而且加快了工程進度,因此可以說,路麵基層施工的關鍵在於機械化施工。
4.2水泥劑量是影響基層質量和施工的主要因素,過少則形成不了強度,過大則不經濟且易產生縱向、橫向裂縫,在施工拌和現場,隨機進行取樣,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加大檢測頻率,通過嚴格的控製,穩定土成型後鑽芯取樣合格率100%,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4.3嚴格控製作業段長度。從攤鋪到碾壓結果,應特別注意時間的控製,即不宜超過水泥的終凝時間。施工單位往往對此控製不嚴,以至於水泥已過終凝期而重型碾壓尚未完成,嚴重降低了基層的強度,因此必須確定適當的作業段長度,采用流水作業,各工序緊密銜接,盡量縮短從拌和到碾壓的時間。
4.4含水量控製。根據當天天氣情況,在拌和機攪拌出的水泥混合料含水量,大於最佳含水量1.0%-2.0%,以彌補運輸途中,施工中蒸發的含水量,確保在最佳含水量下碾壓,達到最佳密實。
4.5接縫的處理。當天兩工作段的銜接處,應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後,留5~8m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前段留下來壓部分,要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並與第二段一起碾壓。當天其餘各段的接縫都可這樣處理。接縫一定要垂直對接,不能斜接,否則,接縫處就會成為一條薄弱帶,帶上瀝青麵層很快龜裂。
4.6養護。在完成碾壓後,經自檢抽檢,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後,水車灑水,按規範中要求基層完工後不少於7d的養護期,養護結束,立即進行透層油的施工,及時攤鋪瀝青砼麵層,這樣水穩層裸露在外麵風吹日曬雨淋的時間短,能有效地減少“重複幹縮”產生的裂縫,這個措施是非常有效的。水泥穩定土基層養生方法:①用不透水薄膜或濕砂進行養生;②采用瀝青乳液進行養生;③無上述條件時,可用灑水車經常灑水進行養生,每天灑水的次數應視氣候而定。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穩定土層表麵潮濕,不應時幹時濕。灑水後,應注意表層情況,必要時,用兩輪壓路機壓實。
5結束語。
①水泥穩定土的施工質量受眾多因素影響,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施工過程中應抓住主要環節,嚴格控製關鍵因素。②顆粒級配組成對水泥穩定土的強度、收縮等特性有顯著影響,原材料選擇中應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控製,可以有效保證混合料的質量,提高使用性能。③水泥穩定土施工宜采用廠拌法集中拌和、機械攤鋪,既可以提高平整度,又可以保證混合料配合比;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製混合料施工含水量。④水泥穩定土碾壓成型後應及時保濕養生,有利於混合的料強度形成,避免早期幹縮裂縫的產生;同時,應盡量封閉交通,控製車輛通行,盡量避免成型混合料的早期損傷。
在施工、試驗、檢測各環節,嚴格按照規範、設計要求去做,質量一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