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排水係統較為落後。中國的大多數城市雖然都基本實現了雨汙分流,但建成區尤其是舊城區或城鄉結合部部分管道老化,排水標準比較低,且排水係統主要是跟隨城市建設的腳步鋪設,如城市新區較為完善,但有的亟需解決排水的城中村、地勢低窪不易排水的區域有的地方排水設施就不健全,不完善。再加上居民生活垃圾等隨意丟棄,城市管理跟不上,造成堵塞收水口等問題屢見不鮮。
3.2城市環境日益嚴峻。在高速城鎮化的過程中,各種CBD、特色商業街區高樓林立、人流密集,城市大量的硬質鋪裝,如柏油路、水泥路麵,降雨時水滲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滲,也容易形成這段路麵的積水。而且隨著近年來園林城市的創建,雖然城市“綠量”有很大的增加,但“綠質”較低,相當一部分城市主要對城市外環、主幹道進行了大規模的綠化提升,但城市中心寸土寸金,大多用於商業開發和學校等基礎設施建設等,缺乏集中性的公共綠地和街頭遊園,城市核心區森林覆蓋率低,造成雨水吸收率很低,使得大量的降水隻能通過排水係統排走,既浪費了大量的雨水,也沒有對深層土壤及地下水進行補給。
3.3單一的排水模式。目前,我國的城市排水,尤其是雨水,大多都是靠管道的收集,如此單一的排水模式隻會給單薄的城市排水係統雪上加霜。由於曆史原因及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們有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的城市,流經城市的河流水係或是幹枯殆盡或是成了居民汙水排放的渠道,環境極其惡劣。我們可以通過清理老舊河道和坑塘用於雨水收集的辦法,一是回複以前美好的生活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二是大幅度緩解城市內澇造成的危害。大禹治水“疏利於堵”的方法就是用變相思維的辦法去解決問題,我們不要想著如何加大管徑或數量來解決內澇問題,而是應該從雨水收集利用的角度來考慮。
4.城市雨水防澇規劃措施
(1)規劃管理應采取動態管理的方式,在管網實施過程中,由於受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一些管段的建設時序、管徑大小等可能發生變化,在導致某個排水係統發生變化時,應及時修訂與調整管段相關的其它管段數據。
(2)在居住小區、道路、廣場等的建設審批中,加大管理力度,積極推行雨水滲透利用的技術與措施。
(3)劃定水係保護範圍,製定相應管理辦法,水係兩岸及綠化用地範圍內不得建設任何與本工程無關的設施和建築物。
(4)河道對城區排水非常重要,因此應嚴格控製新規劃河道用地,並盡快實施,疏通、治理現狀尚未改造的河道,保證城區排水係統的暢通。
(5)在進行水係建設的同時,必須同步建設排水管網係統,嚴禁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直接排入水係。
(6)積極擴大水係建設工程的投融資渠道。拓展融資渠道,建立多渠道投資機製,吸引社會資金,共同推進城市環境建設。
(7)設立專門管理機構,負責水係及其設施的維護及修理、衛生監督、綠化建設、安全防範等工作。
5.結論
綜上所述,城市雨水防澇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是城市發展中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實現雨水利用的資源化、無害化,綜合解決縣城排水防澇問題,將對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城市環境的改善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相關的規劃設計中,要綜合考慮到城市建設的方向、定位以及生態建設等相關的因素。隻要設計人員能夠從城市的基本情況入手,實事求是的按照城市遠期發展需求去預測和規劃,城市建設嚴格執行相關規劃和標準實施,我國的雨水防澇工作必將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常斌.城市防洪排澇標準探討[J].水利科技,2009(4):60-61
[2]戴慎誌,曹凱.我國城市防洪排澇對策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12(21):21-2
[3]楊秀靜,譚聰睿. 北京“7.21”暴雨引發的城市防洪排澇建設思考[J].海河水利.2013(01):41-42
[4]張盛楠,田一梅,王小華. 城市景觀水體汛期降雨蓄水防澇調度的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11(09):58-62
[5]辛長爽,金銳.我國城市防洪體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的探討[J] .水利學報,2007,10:42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