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務微信傳播的社會功能研究(2 / 2)

(四)互動傳播,信息有效到達。政務微信傳播主體有強烈的互動需求和能力。傳播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性決定了兩者間可形成深度溝通與對等雙向的互動,致使信息到達率更高。微信平台集聚多種信息聯通與共享功能。微信推出了二維碼、LBS定位、APP、移動支付、CRM管理係統等功能,係統插件已打通手機通訊錄、QQ通訊錄、QQ郵箱、QQ微博接口,拓寬了信息傳播渠道,利於信息順暢傳播,四通八達。在真實與虛擬融合的交際圈中,政務微信正以其“富媒體”內容,零資費、跨平台、移動即時通訊的優勢,贏得更佳的互動效果。

(五)私密的信息傳播與強社交屬性。政務信息傳播過程中,朋友圈是重要的信息節點,朋友圈中的信息帶給用戶碎片化的社交閱讀。虛擬網絡公關領域具有獨有的包容性,進行評論時,個人意見表達無法匿名,但評論僅好友可見,更具私密性。由於微信好友間的強關係,使得好友對轉發信息的信任度也會更高,幹預成本更低,效益價值較高。政務微信公眾平台本身雖不能成為朋友圈中的意見領袖,但信息發布可通過意見領袖快速擴散、傳播。遇到突發事件時,若圈中用戶轉發某一消息,將會引發其他多個圈子的關注,這些高質量的粉絲將幫助政府有效傳播正能量,贏得控製輿論的時間。

(六)傳播的強曝光率。微信由移動即時通信工具衍生而來,具有很強的提醒力度,如消息通知、角標都能隨時提醒用戶查看未讀消息,曝光率高達100%,有效提高了傳播效果。政務微信可單向一對多發布、一對一對話定時定量推送信息給訂閱用戶,兼具了自媒體的傳播特性。政務微信構建的監督平台滿足了個人實現社會價值的需求。例如“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微信賬號有相應“違法”、“違反七條底線”、“網絡敲詐”等舉報入口,受眾可隨時隨地舉報社會不端行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三、結語

新媒體以其獨特的傳播規律,直接麵對大眾,傳播者必須將平民意識、人文關懷以接地氣的形式表達。社會化媒體的發展速度考驗著政府的思維轉換、反應速度和應用能力。在政務微信平台的推行過程中,政府機構應充分利用政務微信這種移動化的民生服務平台,打造“陽光型”政府、“服務型”政府、“親民型”政府,打通了“指尖上的政民對話”新渠道。應避免“跟風”而僅把開通政務微信當作走秀,忽略其相關匹配條件。對於對企業而言,應在推廣過程中充分考慮用戶體驗和用戶隱私,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搭建安全高效的政民交流平台,真正實現“指尖上的政民對話”。

參考文獻:

[1]洪海玲,楊燦榮.微信在品牌傳播中的應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J].第32 卷第4期2014年8月.

[2]蔡雄山.政務微信成就_指尖上的政民對話.人民郵電[J].2013 年12月9日.第 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