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途徑相同。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黨建為達到目的的途徑或手段是相同的。企業黨建經常采取的一些途徑,對企業文化建設也適用。例如,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樂的文體活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樹立典型等等。這些途徑和手段都是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黨建共同使用的。
五是環境相似。無論企業文化建設還是企業黨建都是在一個特定企業環境中進行的。企業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內部環境包括生產經營狀況、規章製度、產品結構、員工素質、技術水平、領導能力、公共關係、經濟效益和分配方式等因素:外部環境是指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社會條件,包括國家的產業政策、宏觀調控、市場情況、社會責任等。在同一環境和相似的影響因素作用下,企業文化和企業黨建根據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確定起點和程序,選擇重點和突破點,以求兩項工作同步獲取成果。
三、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黨建的辯證關係
一是加強企業黨建工作,有利於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政治特色,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企業文化特別是企業精神建設的目的, 是為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 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企業黨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群團工作、黨員教育工作等,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提高人的思想素質,企業黨建工作同時還具有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實際上是一項提高人的素質的工作,在這一點上也是同企業文化建設相吻合的。
二是加強企業黨建工作,有利於加強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領導。企業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支持、指導企業積極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倡導健康向上的企業精神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企業黨組織應該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重要載體,使黨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和發揮。黨組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領導除了進行倡導員工認識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正確的價值觀滲透到企業文化的各個方麵。企業理念作為企業文化的榜樣,為企業行為提供導向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統一目標,是很難參與市場角逐的,更難於在競爭中求得發展。企業黨組織可以結合企業的實際提煉出企業的理念,指導員工的行為。
三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有利於企業黨建工作的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的建立,有利於保持旺盛的鬥誌。它通過大量微妙的方式來溝通企業職工的思想,使企業成員在統一的思想指導下,產生對企業目標、準則、觀念的認同感,產生對本職工作的自豪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一旦它們成為對全體員工的潛在意識,就能形成一種以企業為核心的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是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基礎。企業文化活動作為一種載體,可以被用來增加黨建渠道,即黨建工作中某些宣傳教育內容可以通過企業文化活動來實現,有利於增強黨建活動的效。
結語:
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們必須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把握其文化建設和黨建工作完善的重要性,以人為本、理論聯係實際,與時俱進。正確認識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黨建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斷完善企業管理製度,加強企業員工的思想文化建設,以此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