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你在為誰而活?

梭羅曾經說過,城市隻是幾百萬人孤獨聚居的地方,在這個地方住的人越多,這些人也就越孤獨。是的,生活在城市裏的人,習慣了早出晚歸,習慣了低頭看自己的腳步,習慣了把自己關在鋼筋混凝土建成的小房子裏。

在大街上穿行,我們隻看到疲憊的神情,忙忙碌碌無所適從的身影,卻從未聽到別處的歡呼。生活,難道要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過下去嗎?

如果生活就是為了豐衣足食,苟全性命於人世。我們可以把人類的活動歸結為覓食、就寢,等待時間一刀一刀在我們額頭刻下痕跡。現代人深陷於生存的泥潭之中,早已經失去了掙紮的力氣。眾多活動在城市之中早出晚歸的覓食一族,幾乎沒有機會品味生活。在午後黃昏泡杯茶,夜靜人稀讀卷書,已然變成了奢侈的事情。在提高生存能力的同時,我們的生活質量在急劇下降,更不用談什麼生命質量了。我們還可以繼續推導下去,吃飯是為了活著,而我們的生活變成了覓食,最終我們的生活就是為了活著而進行的,這種為了活著而活著的生命還有它的意義嗎?

你看這可恨的時間,驅逐我們去覓食,在生存的現實與繁瑣之中,不光像流水,更像硫酸一樣,摧毀了我們的青春與夢想,更腐蝕了我們的率真與活潑,使踏入社會不到數年的我們麵目全非。自從上班之後,我就以為這便是我們的命運了。為了生存不得不在濃妝豔抹的軀殼之中奔波覓食;在繁雜瑣事中,忘記自己,忘記自己的喜好,被生存之波長久地淹沒。

然而突然有一天,因為一次偶然的早起,我改變了這樣的想法。那天清晨,我站在街角仔細看著身邊慢慢蘇醒的城市,發現很多人在便衣素裝之下來往穿梭做著運動。沒有了公車的擁擠,沒有了豔妝的掩蓋,沒有了時間的驅逐,也沒有了城市特有的咆哮。有的是黎明的清爽,真實的自我,還有健康的運動。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仿佛有了一種久違的寧靜之感。然後我迅速擠上了公車,像是突然抓住了茫茫大海上的救命稻草,感到一絲由心底而生的希望。原來生活遠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學會省吃儉用,做飯養生,原來生活還另有它真正的方式與意義。在我的意識之中突然出現了一片遙遠而安靜的淨土,我知道那一定是我夢想的地方,也是我將要進行的旅行的終點。那一刻,我覺得生活輕鬆起來。因為有夢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如果一個人連夢想都被剝奪了的話,那他的生命必然是殘缺的。

但是,每一個人都有權利,也有機會學著過真正的生活。是的,不管在什麼樣的境況下,我們都應該學著過真正的生活,找回久已迷失的自己。

其實,真正的生活不是幻想,而是在最現實的柴米油鹽之中悉心經營,在最平淡的日升月沉之中堅持希望。就像梭羅一樣,在親手用斧子砍下樹木建造木屋時,充滿情趣與歡樂。在他的《瓦爾登湖》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正是在柴米油鹽之中論辯著這個世界,一點矯揉造作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