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經濟需要“舒筋活血”(1 / 1)

編者的話

作者:

難以平息的通脹、繃得緊緊的銀根、不斷攀升的人民幣彙率、被動前行的加息步伐……毫無疑問這些都是中國經濟麵臨的結構性問題,其中任何一個問題解決起來都是不得不在多處利益反複平衡之後才可能得到一個非常妥協性的結果。

在這樣的困局之下,相對而言,如物流成本、營業稅等偏於“技術性”的問題,顯然就容易成為打破僵局的政策奇兵。

6月14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監察局、國務院糾風辦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從6月20日起,開展收費公路違規及不合理收費專項清理。僅僅10天後,飽受詬病的首都機場高速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從7月1日起降低通行費,而且進京方向停止收費。而曾被稱為“山西史上最牛”的收費站——山西太原許西收費站,也於同時知趣地停止了收費。相信類似的行動正在產生鏈式反應。

以央視在上述五部委文件生效之際就率先探訪的廣深高速為例,這條每天有高達近千萬元的路費收入、被人們稱為“最賺錢的高速公路”恰恰位於珠三角的腹地核心。不久前,《經濟觀察報》曾以“中小企業倒閉潮襲擊珠三角”為題深入報道這一區域的中小企業所麵臨的巨大生存壓力。而作為物流成本中越來越難以忽略的高速公路收費,的確在客觀上對扮演著微循環角色的中小企業帶來不可小視的成本負擔。假設廣深高速全麵取消收費,相信對打通區域經濟的微循環、複蘇珠三角的中小企業活力大有裨益。

據國家審計署2008年披露,全國多個省、市、區收費公路違規收費年總額高達149億元。其中,山東、北京等12個省(市)35條經營性公路,獲取的通行費收入高出投資成本數倍乃至10倍以上,成為“高價公路”。這組數字再和“目前世界上收費公路的82%在中國”這樣一個事實擺在一起,相信無需再多說什麼,應該到了徹底改變的時候了。

作為一個身處發展中國家行列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宏觀經濟不可否認地存在著諸多的體製性問題。假如這些體製性問題是需要審慎對待的心腦血管疾病的話,針對於流通環節的高成本(物流費用、企業流轉稅等)卻是解決起來頗為簡單的“舒筋活血”問題。不能因為心腦血管頑症的存在就忽視了打通經絡的重要性。贏得全國一片喝彩聲的上述五部委發文,就是以最簡單的方式給中國經濟來了一劑“大活絡丹”。

以此為鑒,下一步的政策亦頗值得期待,比如低價高鐵、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免除營業稅等。看到諸多史上之最的高速公路都已舉杆投降,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