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山水之間(2)(3 / 3)

尼亞加拉大瀑布的落差雖然不是特別高,卻是非常寬闊。大瀑布由河床上的羊島分為三個部分。河東美國一側有兩個,落差55米,叫“亞美利加”瀑布和“新娘的麵紗”瀑布,河西加拿大一側的瀑布名叫“馬蹄瀑布”,最為壯觀,其形如馬蹄,故名。馬蹄瀑布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落差54米,瀑布下麵的水潭深56米。馬蹄瀑布與美國一側的兩個瀑布相距二三百米,但看上去基本是“三位一體”的圓弧形。馬蹄瀑布的水量大,水衝到河裏呈青色,而美國瀑布的水則呈藍色。三股瀑布總寬度達1000多米,水流量為每秒鍾77.8萬加侖。

馬蹄瀑布氣勢最為壯觀,水從50多米高直衝而下,濺起的浪花和水汽,有時能達到100多米高,人如果離瀑布近了,就會被浪花濺得全身濕透,若有大風吹過,水花飄向遠處,則仿如下雨。每當陽光燦爛時,就會有幾條彩虹橫跨在瀑布之上,景象壯觀。冬天時,瀑布表麵會結一層薄薄的冰,這時的瀑布才會稍稍寂靜下來。

亞美利加瀑布場麵稍小,但卻另有情趣。瀑布下麵密布著層層疊疊的岩石,流水衝破岩石的切割、阻攔,最後彙成一股力量繼續前行。亞美利加瀑布因為水量小,水流跌落在岩石上就形成“風卷千堆雪”的奇景,浪漫玄妙。

新娘的麵紗瀑布僅聽名字,便能想見它的美麗。該瀑布規模較小,卻享有盛名。由於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因此水流呈漩渦狀落下。它那流水潺潺、銀花飛濺的迷人景色,就好比是新娘的麵紗,在微風中輕輕拂動一般。現在這裏已成為情侶幽會和新婚夫婦度蜜月的勝地。

尼亞加拉瀑布夜晚的景致與白天不同,星空之下,大型的聚光燈從加拿大這邊城市射向尼亞加拉大瀑布,使瀑布增添了另一番風韻。赤、橙、黃、綠、青、藍、紫顏色的變化由淺入深,五彩繽紛,多姿絢麗,更添迷離神氣,使整個大瀑布在黑暗中大放異彩、熠熠生輝。馬蹄瀑布在晚上的水流較小,因此浪花和水汽不大,燈光照上去,看得比白天更清晰。

三個瀑布雖然分屬於美國和加拿大兩個國家,但美國一側的兩個瀑布都麵向加拿大,因此要想一睹尼亞加拉瀑布的真麵目,最好是到加拿大一麵觀看,或者坐船到瀑布底下的尼亞加拉河欣賞。

衝向美國瀑布的那一段尼亞加拉河是由美加兩國分享的,河上築有一座彩虹橋。在橋上步行5分鍾,就能從美國走入加拿大。在橋上分界處,遊客還可同跨兩國國土。這裏可同時欣賞三個瀑布的景觀。當年拿破侖的弟弟結婚時,曾同新娘一起來這裏度蜜月,後來人們紛紛仿效,彩虹橋由此有了“蜜月小徑”這一動聽的美稱。在“前景觀望台”也能很好地感受尼亞加拉瀑布的攝人心魄的氣勢,這是一塊天然平台,巍峨聳立,高達86米。遊客隻要肯用力攀登,便可將尼亞加拉大瀑布一覽無餘。如果想仰視大瀑布傾瀉的景色,可以沿著山邊的崎嶇小路,前往“風岩”。站在風岩,就算是站在了大瀑布腳下,翹首仰望,便會看見大瀑布以鋪天蓋地的氣勢傾瀉而下。遊客在這裏必須穿上雨衣,否則必然全身濕透。

為了讓遊客更好地觀看大瀑布的全景,美國和加拿大還在境內錯落有致地設了四座瞭望塔,基中加拿大一側三個,美國一側一個。距馬蹄瀑布最近的是施格林瞭望塔,它的名字裏含有“天塔”的意思,高達百餘米。塔內電梯的一半鑲著玻璃,這樣在電梯升降時也可以觀看瀑布的奇景。塔裏設有“自由戲院”、遊戲場所,最上層是旋轉餐廳。不遠處有更高的恩淇朗瞭望塔,高150米,直插雲霄。登塔俯瞰,馬蹄瀑布猶如一幅巨大的凹弧形銀幕,又像一個深不可測的巨大洞穴,三麵懸流,波瀾壯闊。美國一側的是奧尼達瞭望塔,從這裏望去,美國瀑布像一麵白色紗幔,倒懸於藍天白雲、青山碧水之間,水波層層疊疊,傾注河底,化出一片迷蒙。

遊客也可以搭乘“霧中少女”號遊覽船穿梭於波濤洶湧的瀑布之間,到撲朔迷離的水霧之中去領略驚心動魄及享受滌蕩塵囂的感覺。“霧中少女”號遊覽船每艘能載客數百人,遊船先經過美國瀑布,然後開往加拿大瀑布。遊船穿梭在瀑布激起的千萬層水汽中,從岸上看下去,船真如“霧中少女”一般。

乘船經過馬蹄瀑布,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水勢洶湧直下,轟然雷動,有如千軍萬馬,驚心動魄。船隻稍有靠近,便震動不止,而那陣陣的浪花,也打得叫你睜不開眼睛,宛如置身滂沱大雨中,因此務必要穿上雨衣。

在加拿大一側,還可享受瀑布後之旅,這是由西尼克隧道改建的用來欣賞大瀑布的觀景點,為遊客提供了穿越“水簾洞”的機會。在入口處領取雨衣,乘電梯降到幾十米深的地下,沿著隧道就實現了穿越,來到突出的平台上可欣賞瀑布的正側麵。在這裏,瀑布觸手可及。

現在,美國和加拿大還開設了直升飛機遊,遊客可以搭乘飛機從空中觀看大瀑布的壯麗景色。在飛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尼亞加拉河把安大略湖和伊利湖連通起來,瀑布飛流直下,彙入深而窄的河穀,就好像一股雄勁流暢的書法線條。

尼亞加拉瀑布的所在地,是人口10多萬的尼亞加拉瀑布市,城市靠旅遊發展起來,這裏到處是餐館旅店和出售紀念品的商店。紀念品多數是以尼亞加拉瀑布及加拿大的國徽——楓葉作背景或圖案,比如用銀製成的楓葉模型的襟章,大大小小,五顏六色,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