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閔行的18號(2)(1 / 3)

她很為自己是福建人而有些自喜。現代農民工一般都是靠同鄉的關係連帶著找到工作的,而老板也都願意雇同鄉,譬如良子健身就基本是以河南來的雇員為主。真是隻有出門在外,才知道老鄉親呢。

“你們店裏的生意據說一直很好,你們是兩班倒嗎?一般足療店都是兩班倒。”

“對,早班8點到晚上10點,晚班下午兩點到淩晨四點。我不喜歡上早班,因為不能睡懶覺。”

“你一天能做幾個呢?”

“很難說。有時兩三個,一般都要做四五個,昨天做了八個,累死我了。”她仍低著頭在照料著我的雙腳。

“那收入很不錯了?”

“要看是做足療還是指壓,做全身推油賺得最多了,90元90分鍾,可拿27元,但是很累的。做一個30元的足療才拿9元。我們是1500元保底,多了才拿三七開提成。”

她在手上又加了些油,雙手握住我的左腳,用兩個拇指指腹著力按壓於足部,反複做著單方向的直線推移運動,一邊以詢問的眼光看著我,“太重嗎?”

“不重。”

“也就是說,不管你做多少,隻要除了每月三天休息外,你每天來上班,不管是挨班輪鍾還是客人點鍾,多出1500元的都按三七開算。做不到1500元,也按1500元給,過了1500元,多做多拿。”

“那麼假如你每天做三個足療,一個指壓,一個油壓,實際隻工作了五個半小時,你可拿63元,一個月就是1700元。比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生還多呢,2006年大學生的求職底線才1000元,還要交稅呢。”我開始為她計算起收入來了。

“那可不是。我以前在餐廳做服務員時,每天站十幾個小時,一個月下來最多隻能掙800元。我上個月淨賺2300元呢,老板還管吃住。我與店裏的小姐妹住在與這個店相連的房子裏,是老板花錢給我們租的。現在足療店越來越多,找有經驗的足療女孩還難呢。在古美路上有一家足療中心,甚至打出招工廣告,3000元保底呢,比普通研究生的起薪還高呢!”她很高興地說,似乎那些工作的疲勞都是挺值得的。

不知道這是否是對現實的一個諷刺:許多學子從初中畢業後寒窗數年,在千男萬女的競爭中入了大學,學百科,啃千書。家長們更是傾其所有,金錢、關係、時間,為了子女能受到最好的教育。畢業時,從“先就業後擇業”、“800元底薪也願幹”,到“零工資就業”,求職心理價位一跌再跌。運氣好找到工作的,除了要每天正裝趕著上班,在路上擠交通,在壓力重重的日常工作中受老板的氣、同事的競爭,唯恐知識的老化、行業的變遷,得到的報酬竟然還不如一個洗腳的,有些工資低的甚至還不如一個餐館服務員,收入與學識倒掛。

我的一位朋友任職的上海一家大出版社招了一位華東政法大學的碩士畢業生與一位南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那可都是全國重點大學,固定工資才1500元而且無任何附加收入。那些從非重點大學或民辦大學出來的畢業生有時連找份工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談工資的高低了,“書中自有黃金屋”隻是美夢一場而已,隻能成為啃老一族。為了不榮登月光女神的寶座,許多人隻能采取隱性就業。

她用雙手交錯按壓腳背與腳心,接著用雙手輕輕地擠壓腳側,“先生你身體很好哪,我還未發現哪裏有疙瘩呢。常做足療嗎?”據說如果某一器官有病,在足底對應的部位就會有疙瘩。水平高的技師甚至能根據疙瘩的多寡與大小來判斷病情的輕重呢,而對疙瘩的推拿運作則可起到緩解甚至減輕病情的功效,不過我倒還未有切身體會。

“有空就會做,積極跟上形勢,參加全民運動啦。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要想身體健康,就要做足部保健。是啊,你的收入可以比得上一個碩士研究生了。但是據說有些在歌廳、洗浴中心與按摩中心做的女孩子收入更高。”

她用雙手手掌輪流拍著我的腳背,然後一隻手提起我的腳來,另一手握成拳頭敲打腳跟,那是足療十五法中的最後一招。她一邊用一塊幹布將我的左腳包起來,一邊打開右腳的包腳布,開始用同樣的程序按摩我的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