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重要(1 / 2)

陳風說道:“哦!這樣當然感覺不到的啦!”

羅斯說道:“那不就對了,除非突破這個階級的限製,那樣才會有明顯的感覺的。”

陳風說道:“就是說每次突破的時候,可以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變化咯。”

羅斯說道:“恩基本是這樣的。”

陳風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想到自己的實力確實算是暴增了。

羅斯繼續說道:“技術,是指在技擊實戰中,能夠充分發揮本人機體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技巧與方法。一般可分為進攻類技術和防守類技術兩大類。進攻技術是克敵製勝的唯一手段,也是組成戰術的主要內容之一。進攻技術又可分為搶攻和防守反擊兩種形式。搶攻就是先於對手發動進攻,搶攻有“先下手為強”之利,可以掌握技擊的主動權,甚至一舉成功,製服對手。搶攻,要搶在對手未做好防守和進攻準備時進攻,使其防守不及;搶在對手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進攻,使其來不及換勁變招;搶在對手發生失誤時進攻,使其來不及作出新的判斷和反應。搶攻是“先發製人”的打法,動作必須快速、突然、勇猛,以“手快打手慢”。

防守反擊是進攻的另一種形式。根據雙方攻防時間的差異,又有“回擊”、“迎擊”、“反擊”三種技術。回擊,是先防後攻。這是在製根防守、或迎襠防守、或碰擊防守、或閃躲防守之後的進攻法。迎擊,就是在防開或擋住對方來招的同時進攻對手的打法。反擊,是閃開對手攻勢的同時,或者不管對手的攻擊,直接攻擊對手。這是迎擊動作與閃躲防守同時進行,以及“以攻為守”的打法。防守反擊是一種“後發製人”的技術,運用要沉著冷靜地尋找對方空隙,創造迎擊的條件,並力爭轉變防守的地位為主動進攻。

防守技術主要用於破壞對方進攻,包括直接防守和間接防守兩種形式。直接防守又分製根防守、迎襠防守、格擊防守三種。製根防守指對方向我進攻時,不防其用手擊我的梢端(著力點),而是製其出擊肢體的根節部,使其勁力傳不出去,攻勢無法展開,而達到防守的目的。迎襠防守,是對方剛發起攻擊時,速度較慢,肌肉處於不便發力的情況下,我可逆其攻擊方向,迎麵硬檔其攻勢,使對方不能形成有效的攻擊動作而達到防守的目的。格擊防守,是防守中最常用的技術。此法是在對方攻擊即將觸及目標時,我用手臂以及身體各部分格擊對方攻擊的肢梢,使其偏離攻擊方向而達到防守的目的。

攻擊和防守是一對矛盾,相輔相成。攻擊是為了克敵製勝,達到最徹底地保護自己的目的;防守是為了保護自己,積蓄攻擊的力量,等待攻擊的時機。有攻有守方為搏鬥。因此,在技擊實戰中攻時不能忽視防,要考慮到進攻失利時的防守;防時不能被動挨打,要注意創造還擊條件,由防守轉變為進攻。這就是平常所說的“攻中有防,防中寓攻”。

陳風鄒著眉頭問道:“老師,技術是不是就是武技啊?”

羅斯老師笑著說道:“恩!可以說是的,不過也不是。”

陳風聞言連忙問道:“為什麼說也不是呢?”

羅斯老師說道:“不要心急,慢慢的聽我說,是這樣的,武技是一個技術,但是除了武技之外還有其他基本的招數,戰場許多士兵都沒有很多武技,但是他們有經驗,可以輕易的躲過你的武技。這個就叫做技術,當然武技是其中的一種。當年有一個士兵他不會任何的武技,隻修行心法。可是他確打敗了,修行七階武技的將軍。”

陳風說道:“我知道了,技術可以說是更好的控製住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吧!”

羅斯說道:“恩!對很好,以後有機會就戰場上體驗吧!”

陳風鄭重的說道:恩!“我會的老師。”

羅斯繼續說道:“戰術是指戰勝對手而采取的計策方法。其作用就是把已經獲得的身體素質、技術技能,在實戰中進行綜合應用。目的是通過鬥智鬥勇,不斷地破壞對方的進攻,同時不斷的伺機攻擊對手,並力爭“製人而不製於人”。實現戰術的目的,必須掌握戰術原則、戰術形式和發揮戰術的作用。這是運用戰術的基礎,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戰術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在技擊實戰中首先必須有良好的戰術意識,就是在複雜多變的格鬥中,認真觀察和分析情況,隨機應變,快速準確的決定自己的行動方案。戰術意識通過行動的預見性、判斷的準確性、攻防的主動性、技術的目的性、動作的隱蔽性、配合的一致性,以及靈活運用的靈活性等諸多方麵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