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記憶》(以下簡稱《記憶》)麵世整整兩年了。
拋卻世俗的浮躁與喧嘩,兩年間的多數時間裏我循規蹈矩演繹著幾近程式化的勞作流程。然而一旦清閑下來,把思緒移向芳草萋萋的文學原野,我的心在複蘇興奮之餘,依然有一種被牽拽掛扯的懸空感——我怕哪位可敬的讀者在經意和不經意之間說《記憶》太粗俗淺薄、太不堪入目。
好在這樣的“險境”至今沒有出現在我的麵前。
基於此,我才鬥膽敢把它第二次送進出版社,送進印刷車間。
重印《記憶》,除了對個別篇章作了必要調整,對局部文字作了稍微改動,還破規矩收錄了已故恩師袁伯誠先生為之題寫的一篇評價文章。
世間事,難在操持經營過程不留悔心和遺憾。
就《記憶》麵世過程而言,雖然更多的人不知究理,但我內心異常清楚——先生生前是心存或多或少“想法”的。
為了最大限度彌補對先生的缺憾,為了一份虔敬的念想,為了師生間永恒的情誼,此次重印我特意把先生的評價文章鄭重編排在了序的位置。
想必讀者朋友和先生能理解我的別樣苦心。
除此之外,我所真誠期待的便是每個結緣《記憶》朋友毫不留情的批評與教誨。
2008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