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美洲卷(2)(1 / 2)

薩克塞華曼——安第斯山脈上的山鷹

這裏已經不存在任何完整的古建築,而在城外卻保存著一些雄偉的衛城遺址。庫斯科四麵的製高點建有4座用以守衛都城的衛城。現在留存較為完整的是庫斯科城西北郊3千米、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的薩克塞華曼城。“薩克塞華曼”的含義是“山鷹”的意思。它依山而築,占地4平方千米。從上到下共有3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圍牆守衛著城堡,這些圍牆用30多萬塊深褐色巨石構築而成,他們原高在18米左右,最裏層的石牆周長360米,最外層的石牆長540米,城牆上遍布堅固的堡壘、瞭望台。1950年在庫斯科地帶發生的大地震使許多建築倒塌掉,唯有山鷹城堡依然雄然屹立。

探索燦爛的曆史文明

歐洲人是最初見到這些衛城建築的人。它們很自然地認為這些奇跡皆是11世紀~15世紀的印加人創造的,但是當時此地的印加人並沒有用來切割、打磨、運輸這些巨石的工具。其實,即使在15世紀的時候,世界上也難以尋找到可以在平地上運輸重達300多噸的石塊的工具,更何況這項工程是在陡峻的安第斯山脈上進行。來自當地印加人的解釋則源於古印加傳說,他們說,這些巨石建築在印加時代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它們都是由一位叫做維拉卡查的神和信徒們建造的,而印加人隻是這些巨石建築的使用者和守護者。

西班牙史學家維加在《印加皇朝述記》一書中記載,曾有一位印加國王試圖效法修建薩克塞華曼的先人,從數千米之外運來一塊巨石,想要樹立在城堡中以顯示其功業。結果,“兩萬名印第安工人牽引著這塊大圓石,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小心翼翼地艱難行進,圖中巨石忽然墜落懸崖,壓死3000多名工人”。這段記載可以說明古印加人確實不具備建築山鷹的能力。那麼,它到底是誰,用什麼辦法建造的呢?難道真與神話中安第斯山脈的造物主有關?

尋找寶藏

1951年180名驍勇善戰的士兵在西班牙冒險家弗朗西斯·畢沙羅的帶領下來到如今秘魯境內的古印加帝國掠奪財富,他們扣押了帝國的皇帝阿塔瓦爾帕,迫使這位皇帝用能裝滿關押他房間的黃金和多一倍數量的白銀來贖身,但畢沙羅收下了贖金以後還是把皇帝絞死了。另外一個說法是皇帝的臣子帶著五萬黃金交給畢沙羅等人,但畢沙羅為了警示印加人,仍以謀反的罪名將皇帝處死。獲悉皇帝被害的消息之後,印加人把為皇帝贖身的金銀財寶全部收藏到一個不為人知的神秘地方。所以從此以後,這些巨大財富的去向便引起了大量尋寶者的注意。他們不遠萬裏翻山越嶺,一直搜尋到山鷹城堡。

據說,“山鷹”的中央有一個圓塔形建築,塔內有一個構造特殊的平台,平台連接著迷宮般的通道。其中的一條或幾條通往地道,在地道的某個地方可以尋找到埋藏寶藏的機關。

進入21世紀,人類在黃金國都金黃色的夢想則隨著這些神秘廢墟的發現而變得更加燦爛誘人。

蒂卡爾——湮沒於叢林中的都市

蒂卡爾與瑪雅文明

蒂卡爾,這座昔日瑪雅最大的城市,高聳在今日危地馬拉東部的密林低地中,蒼翠欲滴的樹葉織成厚厚的綠色錦屏,遮掩著它的容顏。

瑪雅人以滿腔的熱忱在熱帶叢林中修築一座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建築,中美洲幾萬座金字塔廟宇中,有許多著名的金字塔出自他們之手。宏偉壯觀的蒂卡爾古城遺址,被一望無際的茂密叢林所包圍,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在瑪雅文明的頂峰期,整個遺址麵積達160平方千米,蒂卡爾可能是瑪雅人最大的集居地。

文明遺址

中央廣場的東西兩側建有金字塔神廟,北麵是衛城神廟建築群,16座仍然存在的廟宇矗立在埋葬著無數早期建築遺跡的地方。一些石碑上有像圖畫的符號,原始森林中潮氣的滲蝕使它們已經無法辨認。一個文明遺址建立在另一個文明遺址之上,有跡象表明,連續11個世紀,曾有居民住在衛城和埋在衛城下的古建築遺址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