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近平的廉潔奉公政治倫理思想(1 / 2)

習近平的廉潔奉公政治倫理思想

經法縱覽

作者:胡芳 餘太旺

摘 要:廉潔奉公理念是我黨的優良的作風,自改革開放後,國外一些腐朽思想的影響和官員自身的修養放鬆,逐漸的形成了官僚之風,奢靡之風,形式主義和享樂主義。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執政後,嚴刹“四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廉潔奉公也是在新的曆史環境必須堅持和提倡的政治倫理觀念。

關鍵詞:廉潔;奉公;政治倫理

一、廉潔奉公的政治倫理

(一)“廉潔奉公”的溯源

“廉潔”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1]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說:“不受曰廉,不汙曰潔。”[2]從以上的解釋可以得出這樣一個解釋,廉就是清廉,不貪取不應得的財物。潔就是清潔,清白做人,光明磊落。廉潔則為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還有就是不貪,這是對於個人而言應是應該遵行的基本操守。

“奉公”最早見著於《商君書·定分》:“故智詐賢能者皆作而為善,皆務自治奉公。”[3]在後來的曆朝也見著於各文獻,如《後漢書·侯霸傳》:“霸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4]這是講侯霸的奉公守法。在古代奉公則是為君上效命,忠於君主,忠於朝廷,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追求這樣的一個美德。而到了現代,君主製度取消了,進入了民主社會,則法就是君主,唯法至上。

(二)廉潔奉公的要求

廉潔奉公的要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體現。一是,構建起思想的牢固防線。要時刻保持思想上的警惕,保持思想上的純潔,以清白做人,清廉的操行來處世。二是,依法為行為準則,心中有法,遵守法律法規。三是,要忠誠,而當前的就是為官要忠誠於黨的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四是,要善用權力,有權不可任性。

二、 習近平的廉潔奉公政治倫理思想

習近平在沒有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之前,對廉潔奉公的思想就比較有研究,自己也是按照廉潔奉公的標準作為為官準則。當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後,對廉潔奉公的思想也更加的重視,把廉潔教育也當頭等大事來抓。這也是習近平的思想的一個延續性。

一是,心係百姓,一心奉公的思想。在《之江新語》一書中習近平這麼說道: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是黨的幹部,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的態度,真心誠意的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要抓實做細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每項工作,努力辦好每件實事,贏得萬人心。這是當時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候寫的書,可見習近平對奉公思想有著深刻的認識。在後來成為國家領導人後,習近平還特別強調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黨隻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曆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所謂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廉潔奉公這個公就是心係百姓,心中有民。

二是,法律至上,一切依法辦事,要講政治,講規則。法治是一個國家必要的手段。依前所述,現在的奉公思想就是恪守法律,律法至上。所以遵法就是奉公思想的具體體現。習近平強調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製的統一、尊嚴、權威,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三是,防微杜漸,時刻給自己的思想上上弦,培養自覺抵製腐敗的思想。尤其是在麵對經濟誘惑和與經商人士的交道中。更應該是秉持廉潔奉公思想,牢記自己的使命。習近平在《之江新語》這麼說道:小事小節是一麵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浙江民營經濟比較發達,各級領導幹部一方麵要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要親商、富商、安商;另一方麵,同企業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 習近平關於廉潔奉公的實現途徑的論述

在我國的文化體係中人性善占據著主流地位,希望從內心的修養達到一個聖賢,清廉的標準。可是這在曆史的檢驗中,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要達到廉潔奉公的一個標準,習近平特別強調必須從外部和內部雙管齊下,從製度上和思想上著手到達廉潔奉公的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