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時期提高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
1、深入改革,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活動
目前,傳統的高校大學生德育教育課程主要還是通過聽德育教育課、讀報、出畫報等方式來進行,有的則通過開展一些課堂演講、座談活動、討論等方式來進行。這些傳統的德育教育活動主要通過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知識。然而,因缺乏一定的情感互動、針對性較強,德育教育空間會受到限製,且教育對象有限,很多學生對其提不起興趣。由此,我們高校應根據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需求,開展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活動。比如,網絡化的引入,網絡環境豐富多彩,這些都足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所以,充分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創新大學生德育教育形式,從而促進大學生德育教育發揮作用。
2、明確目標,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大學生德育教育內容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礎和依據,在教育目標中,大學生對教育內容的認知、對道德修養的培養以及道德行為的強化等方麵能力提高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實際能力,不僅僅是德育教育的功能,還是教育內容的體現。因此,教育內容應該突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創新教育方法,讓學生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同時進行,進而才能更容易被學生內化,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另外一方麵則要注重創新實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等技術,充分刺激學生的好奇心與讓學生走向社會,在實踐活動中自我認識到良好道德行為的重要作用。
3、借鑒網絡資源,建設良好的網絡思想環境
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在教育內容體係上還沒有達到科學化、規範化和係統化,教育內容在不同程度上與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相脫離,主要表現在教育內容過於理想化,其時代感和穩定性還有待提高,缺乏層次性等,這些都讓學生接受德育教育內容的程度降低來了。因此需要加強各方麵教育力量的引導、組織和協調,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與此同時,網絡技術的引入,使得大學生德育教育更能與學生產生共鳴,更能吸引學生,逐漸改善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進而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接受和學習教育內容。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就新時期大學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改革,開展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作者單位: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呂金娥. 新時期大學生德育教育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2] 陳大偉,魯明芳. 新時期大學生德育教育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2011,32:150-151.
[3] 方文,朱瑜,張瑩瑩. 論傳統文化與新時期大學生德育教育[J]. 黑河學刊,2008,05:110-113.
[4] 高翠欣. 新時期大學生雷鋒精神教育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
[5] 崔秀麗. 新時期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因素與對策分析[J]. 湘潮(下半月),2012,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