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浪漫到現實(1 / 2)

從浪漫到現實

藝術之窗

作者:胡元霞

摘要:本文主要以藝術史上浪漫主義先驅戈雅為代表。從戈雅的生平生活背景及不同時期的創作曆程,抽取不同時期(早期、中期、晚期)的經典代表作品進行創作思想及風格的分析。

關鍵詞:浪漫主義;藝術史;現實主義;創作分析;風格

戈雅是十八世紀跨十九世紀西班牙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他的繪畫創作風格豐富多彩,卻又獨樹一幟。給後來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藝術家創作帶來了不可忽略的重大影響。在他的作品中突顯出強烈的藝術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浪漫主義繪畫的先驅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畫家中的莎士比亞”。

1.前期創作曆史背景

弗郎西斯科·何塞.德.戈雅.伊.呂森提斯(FranciscoJoseDeGoyaLucientes),簡稱戈雅。於1746年出生在西班牙阿拉貢地區的一個鍍金工人家裏。幼時的戈雅常幫家裏放羊,一邊放羊一邊在自然的陶冶下,總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畫筆開始繪畫。1760年,14歲的他在繪畫方麵已能顯露出非凡才能。1763年,因參加一次宗教節日發生衝突而造成流血傷人事故逃到馬德裏。在馬德裏,他憑著對繪畫的濃厚興趣及對自己理想的執著,他認真學習並研究了委拉斯凱茲、孟格斯、巴尤等前人的傑作。在這段進修的時段裏,他曾先後兩次投考美術學院,但結果卻都以失敗告終。為此,他決心隨一個西班牙的鬥牛士團去意大利進行深造。在意大利深造期間,他勤奮、刻苦。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在意大利這段時間的強化訓練,戈雅終於迎來了希望,他的作品終於開始得到藝術界一些大師的肯定,其作品《漢尼拔登越阿爾卑斯山》獲得了帕爾瑪美術學院作品競賽的二等獎。

2.前期所取的成績

1774年,戈雅以藝術家的光榮身分重返馬德裏,從事壁毯畫設計的工作。1780年,戈雅被聘請為皇家美術學院(費爾南多美術學院)院士,並被任命為皇家織造場的美術總監。至1789年,戈雅被任命為首席宮廷畫家。他在這個時期所創作的作品風格多呈現出活潑、自由、奔放、明亮、歡快的特色。主要作品有《在曼薩納列斯河邊的早餐》(1776)、《打陽傘的人》(1777)、《瓷器攤》(1779)、《馬德裏的五月人民狂歡節》等。

2.1早期代表作-《瓷器市場》分析

瓷器市場

《瓷器市場》,描繪了一個小販為養家糊口在雜亂的市場兜售瓷器,一貴族男子坐在正穿街而過的馬車裏,馬車後還有侍從前呼後擁,遠處是腳夫、村童。畫中戈雅有意把貴族男女與周圍的窮人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突出表現平民老百姓為了生活而奮鬥、拚搏的艱辛,同時也歌訟勞動人們的偉大。

3.成熟期的創作背景,風格的轉變

1780年起,戈雅的藝術進入成熟期。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到來,戈雅的思想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不但要沉受在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恐懼中,而且還得接受著自己耳疾的不幸事實,他早期的那種樂天無憂、自由奔放的思想漸漸消失,開始用畫筆抒發著自己內心的疾恨與痛苦,向社會發出呐喊,用生動的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的種種醜惡現象。創作了大量富於激情和逼真表現力的悲劇性作品。如:油畫《瘋人院》、《查理四世一家》;壁畫《受傷的泥水匠》、《井邊窮人》、《基風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