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正在邊走邊沉思,聽到耳邊傳來的聲音,回身看去一名穿著舉人服的中年人,後麵跟著一群年紀都不大的家族晚輩衝著自己行禮,趕忙回禮道:“先生有禮。”
楊鎮看了一眼眾人身上的族徽,心中有了了然,笑道:“久聞先生大名,沒想到今日在此處見到先生,甚是榮幸。”
中年男子驚訝道:“文侯知道我的名字?”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先生想必是青雲城劉老翰林之子劉墨林前輩,晚輩年幼時便聽聞過劉先生的聲名,當時先生名揚青雲城乃至整個江南,風聲也是一時無兩,自然聽說過。”
那中年人本以為楊鎮隻是客氣,沒想到對方一語道出自己姓名,甚至出自何家族,不禁有些受寵若驚,忙拜謝道:“能讓楊文侯記住在下真心不敢當。”
“沒有什麼不敢當的,前幾日我作出傳世詩詞時,劉家的劉老先生也在現場,對我百般教誨,至今受益匪淺,本想待事情處理完當麵道謝的,不想今日竟在此處,遇到李老家族中的各位。”
楊鎮朝著周家的人群中看去,並沒有看到劉老,詫異道:“劉老先生今日沒有一起過來麼。”
“家父前幾日太過興奮,飲了不少酒,因此感染了風寒,現在還臥床不起,今日特地囑咐我來觀摩楊文侯的比武。”劉墨林苦笑道。
楊鎮臉上露出一抹擔憂之色:“沒想到劉老先生是先生的父親,不知劉老病情是否嚴重,等今日比武結束我就去看望老先生。”
劉墨林聽到楊鎮的話更為感動,之前在家中聽到父親一直對楊鎮盛讚不絕,有些不以為意,見到本人才發現果然名不虛傳,謙謙有禮,舉止不凡,待人更是誠懇熱情,在心中對楊鎮高看了不少。
“父親托我給楊文侯送一句話,本想稍後找你的,不想在這裏碰到你。”
楊鎮臉上一正,恭敬道:“學生謹聽老師教誨。”
劉墨林點了點頭,開口吟道:“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楊鎮聽過此言,暗自思索,這話出自《論語·衛靈公》,心中明白,這是劉老提醒自己,要分清忠逆之言,往往忠言逆耳,人們往往聽不進去,而居心叵測的人往往充滿了花言巧語,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認識和修為才能接納忠言。
另一方麵也是告誡他要有寬大的胸襟,別為了一時的受辱而頹廢不振,眼光要高遠一點,不要因為眼前的而毀了自己的前程。
劉老也是知道他不能修煉,又要受到黃遠逼迫比武,擔心楊鎮比武失敗後會衰頹下去,不忍心見一位良才就這麼折損,因此托話勉勵楊鎮不要受外界影響,再三告誡他一定要耐得住性子。
楊鎮心中牢牢記住這句話,抱拳道:“多謝長者賜言,麻煩先生回稟劉老,學生定將放在心上,不敢一日忘卻。”
“楊文侯不必管我們,稍後我們還能再見。”
楊鎮聽著也是,便道了聲別,轉身離去。
看著楊鎮離去的背影,中年男子久久沒有移過目光,許久,方才歎了一口氣,對著後麵的一群晚輩後生告誡:“做人就要做楊文侯一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