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饅頭終於來了!一個好精致的木托盤,一個好高好大的瓷碗,配一小瓷碟,碟上有類似於咱這兒的方糖,還有一碗綠茶,一支小木叉,一個空碟。Kaori耐心地介紹方糖和茶水的用途,緊接著揭開了大瓷碗的蓋。PP的饅頭終於出現了!
當饅頭出現的一刻,我和PP都忍不住“啊”了一聲!那還散發著熱氣的饅頭精致得比我那份紅豆糯米丸的丸子還要小!原來日文的饅頭和中文的饅頭有如此大的差別。
PP拿起小饅頭就要吃,善良的Kaori趕忙阻攔。“要把饅頭放在那個空碟裏,用小木叉叉開再吃,以防熱餡兒燙嘴。”
PP很努力用叉子想叉開小饅頭,無奈饅頭太小,總下不準刀。“算了,就這樣吃吧。”PP叨咕著,就把小饅頭一下子放進了自己嘴裏。Kaori依然不急躁地微笑。“你們慢慢用。”她又去繼續服務新的客人。
就這樣,我還沒嚐到日本饅頭的滋味,就都進了PP的肚子。
聽他說,饅頭味道不錯,除了分量小了點兒。這就是奈良精致的食物了。
告別忙碌的Kaori,她歉意地說太忙沒時間多交流了。合影中的她依然溫暖地笑著。
她在自我介紹中寫到十九歲時就自己去歐洲旅行了一個月。現在每年堅持半年在旅行,願意用自己的努力走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我看到了和電影中的女主角一樣為夢想執著努力的她,在這份再平凡不過的工作中的認真、親切和熱情,那麼,真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臨離開奈良時,特意路過另一沙發主人經營的咖啡店,這是迄今為止見到的最冷漠的沙發主人。黑框眼鏡,翠綠色的棉衣,和照片上的裝扮一模一樣。不同的是,照片上的他抱著五歲的女兒,有暖暖的笑容。而站在櫃台內的他不苟言笑,拒人於千裏之外。打破尷尬,我主動要求拍拍小店,他答應。店內有翠綠和銘黃的小小裝飾物,還有透明罩子的小吊燈,都是我喜歡的元素。這樣溫暖明亮的店麵,主人怎會是個冷冰冰的人?所以我寧願相信他是個柔軟善良的男人,隻是無法一下子接受我的如花笑靨和玻璃窗外亂晃蕩的PP。
(三)大與小
奈良大與小的反差處處可見,令我心動。
大碗,小饅頭。
大公園,小房子。
大寺院,小城市。
大佛,小鹿。
走進奈良,仿佛走入了小人國,特別是走在奈良町,這些江戶時代保存下來的低矮房屋至今仍有人居住。連街道的指引標誌也隻有半人高,光抬頭走路的話,太容易錯過。
而就在這小小的奈良城裏,竟然有著日本最大的都市公園——奈良公園,冬日裏也有不同程度的綠色,當地居民和遊客都會在冬日淡淡的陽光下坐在長椅上,讀讀報,也有暖意。
奔跑在公園內外的小鹿是奈良標誌性的風景,奈良人視鹿為神的使者,行人和車輛都必須為小鹿讓路。小鹿雖然貪吃,但極為可愛,認準了PP手中拿著的飲料狂追不止。PP無奈將飲料倒在手心上,小鹿用舌頭迅速地舔走,嘴還沒幹就再要,PP耐心地勸小鹿:“不要喝那麼多甜水,會長蟲子牙的。”
孩子們最愛小鹿,不滿五歲的姐姐推著還在嬰兒車中的弟弟一路追著小鹿,孩子的父母就在長椅上看著微笑,沒有中國家長的緊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