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旅者的煩惱
凡要出國就離不開兩樣東西:一是護照,二是簽證或前往所在國的有效居留證件。護照是每個公民在國外的身份證明,而簽證是表明前往所在國同意接受你入境的憑證。短期出國訪問諸如探親、訪友、旅遊、商務往來等憑簽證的有效期就可以在限定時間內出入境了,居留證則是所在國允許你較長時間居住以便經商、工作等的身份證明。
我國現行的護照製度將護照分為外交部門發放的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因公普通護照,出入境管理部門發放的普通護照和港澳地區發放的特別行政區護照。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公民出國探親、訪友、旅遊、經商、留學、朝覲、勞務輸出的人數與日俱增,延續了數十年的普通護照發放工作在經曆了“從嚴審批,控製出國”,到開放後“按條件申領”,後又逐步過渡到“按需申領”。如今,隨著開放步伐的加快,國家為方便公民出入境,進一步簡化了出入境手續。目前,除國家法定的包括掌權的、管錢的、涉密的3種人仍需經過一定程序批準出國外,其他公民均可申請護照出國。
在我所走遍的東歐國家,公民幾乎人手一本護照,出入境顯得非常容易。現在國內北京、上海等許多城市,也已率先在全國開展按需申領護照工作,其他省區首府城市或大中城市也正在創造條件,建立特殊人群報備係統,逐步過渡到按需申領護照,尋常百姓出國將不再是難事。到2004年年底,已有63個國家成為我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公民隨旅遊境簽證,被當地海關、邊防警察勒令下車返回出發地團獲得簽證過境非常容易。但個人申請到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簽證仍需通過一定的途徑,若一般資料不全則很難取得。尤其是首次前往,需準備充足的個人資料和相關證明,同時還要看本人的運氣,能否順利取得簽證的因素甚至包括接待你的簽證官當天的情緒如何。特別要向簽證官說明沒有移民傾向,出去後能按期返回,因為對方都事先假定申請者有移民傾向,申請者如何澄清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國內仍有公司、工作、房產、車證等,這都是出去後促使你必須按期返回自己國家的重要因素。
赴美簽證的遺憾
我在匈牙利《歐洲之聲》報社工作期間,曾有過赴美被拒簽的經驗教訓。
金秋時節,世界名人武術高段比賽在布達佩斯國家體育館隆重舉行,在一位荷蘭華人選手的引薦下,我在賽事現場采訪時結識了本屆比賽的組織者、美國中國功夫總會會長江誌成。因我從小習武,對武術運動並不陌生,當晚采訪結束回到住地後,顧不上休息,連夜撰寫了一篇有關武術賽事的新聞稿,次日清晨就將打印好的文稿交給江會長審閱。江會長非常欣賞,認為稿件寫得很到位,並且非常內行,談笑間便提出邀我去美國的想法。這令我非常意外。旅匈華人能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去感受一番是很多人的願望。沒想到賽事結束後半個月,我就在布達佩斯收到了江會長寄來的掛號郵件通知,需憑護照到郵局領取。拆開大信封一看,是一封精美的赴美邀請信和包括往返費用及在美期間食宿的擔保書。這令我欣喜不已,原來江會長確有意邀我赴美。但不巧的是我的公務護照意外丟失,隻能回國後因私護照到美國駐華使館簽證。我想到北京辦簽證也好,首先與簽證官沒有語言障礙,其次美國使館簽證確有其特殊之處。在其他使館簽證時需等材料備齊遞交後耐心等消息,而美國使館是否給你簽證往往在現場提問的幾分鍾內便能決定。
我按要求填好中英文對照的申請表,並到指定的中信銀行交了400元的簽證費,然後打電話預約簽證時間。到了使館門口,經過護照及簽證費是否交納等相關查驗手續後,我才進到使館領事處的大廳,將護照及邀請信一並遞到一號受理窗口,然後在指定的窗口排隊等候簽證官麵審。現場申請赴美簽證的人真多,在保安的維持下排起了幾路縱隊。大家渴望得到簽證的願望都很迫切,等候者就互相交流起來。我前麵一位衣著入時的女士曾去過美國,她告訴我,如有去美經曆並按期返回,護照上有記錄者第二次非常好簽。果不期然,這位女士到窗口後,簽證官隻是隨便問了幾個什麼時候去過美國等簡單問題後,當場就簽了下來。等叫到我的名字時,這位男簽證官看了我的護照和邀請信後,首先問我,鄧先生是第一次出國吧?因我的護照從未使用過,我回答,曾在匈牙利工作了一年多。話音剛落,簽證官立刻反問我:“鄧先生,你說你在匈牙利工作了一年多,我怎麼看不到你的簽證?”我立刻回答:“我是持公務護照出國的,所以因私護照沒有記錄。”“你拿來我看看。”簽證官說。我說公務護照丟失了,並遞上回國時中國駐匈使館開的旅行證。簽證官立刻擺手說我不看這個,我要看PASSPORT。我知道話沒說好,感覺就不順利。這時簽證官將一位在使館工作的華人女士叫了過來,然後詢問我是否先辦的因私護照,後辦的公務護照。我急忙將情況向她如實說明,同時又將匈牙利警察局調查護照丟失的英文信件給簽證官看,這一關算過了。然後問我的收入情況,接著又突然要看我的名片,正好我帶著匈牙利《歐洲之聲》報社的名片。誰知簽證官突然要我出示家裏的房產證,這使我感到很意外,抱歉地回答因沒有這個心理準備,所以沒能帶來。話音剛落,簽證官說:“對不起,鄧先生,我不能給你簽”,隨手拿起拒簽章就蓋到了我的護照上,並對我說,“今天人也比較多,不能給你解釋,請拿份資料回去看看”。這使我感到非常遺憾,失去了一次絕好的赴美機會。回想起來,經驗教訓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私護照上沒有任何出境記錄,使簽證官感到疑惑;二是不要提持公務護照和在匈工作之事,也可能會是另外一種結果。因公普通護照的煩惱持外交、公務護照具有很大的優勢和便利。因很多國家都與我國有互免簽證的領事協議,特別是政府代表團出訪,時間緊、訪問國家多,持上述兩種護照免簽入境就顯得非常方便。在東歐國家(原社會主義國家),由於我國與之早期建立有特殊關係,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外交、公務護照就實行互免,當時所簽訂的兩國諸多領事協議至今有效。但從2001年開始,捷克率先終止了上述兩種護照免簽的協議,我國與俄羅斯終止了公務護照的互免。因公普通護照過去在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也屬免簽,但現在除公務護照外,幾乎沒有免簽的國家,目前隻有南聯盟(現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還保留互免的協議,但也常出現邊防人員以無簽證為由不讓持照人入境的事件,甚至出現將護照和持照人同時扣留的情況。因護照上沒有前往所在國的簽證,而事實上該護照因有兩國的互免協議而無需簽證,遇到這種情況時,我駐南使館官員隻好帶著兩國領事協議的有關文件與對方國家交涉,並到邊防站領人要護照。原來,目前保留這種護照的國家已極少,其本身就是普通護照,隻不過加了“因公”字樣,因持照人一般都是因公派出,而級別不夠持公務護照,隻能持此種護照,國內俗稱“小公務”。但在前往所在國時邊防人員就搞不懂了,特別是有些年輕的邊防員不了解這種免簽護照的淵源,因此才造成前麵所提到的一些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