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長生福地養長壽根脈(1 / 3)

如皋,這是什麼地方?它有什麼神奇所在?說實話,十年前,我與你一樣對它一無所知。而正是十年前一個偶然的機緣,讓我走進了這座濱江臨海的小縣城。這一來,還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因為它的古樸自然,因為它的天藍水碧,因為它的熱情好客,更因為它頤養出那麼多的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百歲壽星。

讓世界驚歎的如皋長壽現象

在人們的印象中,能讓人長壽的地方,要麼是深山老林,要麼是高寒地區,它們都是遠離都市、遠離工業化、遠離汙染的“世外桃源”。然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卻以其眾多的百歲老人躋身世界長壽之鄉的行列,讓見多識廣的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驚歎連連:“從高加索地區到帕米爾高原等地,長壽鄉都位於比較偏僻的地區,但如皋這個長壽之鄉卻處在平坦的經濟發達地區,這讓我感到非常驚訝。更令我驚訝的是,這裏的壽星們生活質量都很高,100多歲了,生活大多可自理,而且還能下地勞動——這真是個不一樣的長壽之鄉。幾十年來,我走遍世界各大長壽之鄉,走訪了上千位百歲老人,如皋的百歲老人是頭腦反應最敏捷、最聰明的百歲老人。”在這樣一方平淡無奇的地界,卻神奇般地養育出那麼多“活蹦亂跳”的百歲老人,這其中道理在哪裏?原因在哪裏?秘訣在哪裏?這些無不吸引外界好奇的目光。

我也是想來如皋探秘的無數好奇者之一,有幸來到如皋才發現,在別的地方,人活到80歲就能稱壽星,可是在如皋,活不到100歲,你都不好意思稱壽星。為什麼?因如皋的壽星多得出奇。

這個“盛產”壽星的長壽福地究竟有多少百歲老人呢?有人告訴我,在如皋142萬人中,常年“鮮活”著270位左右的百歲壽星,且80?90歲的健康老人正以一個龐大的基數向百歲邁進。聯合國“長壽之鄉”的認證標準是每萬人中存活0.75個百歲老人,而如皋每萬人中竟擁有1.87個百歲老人,超標兩倍還多。如此高比例的長壽數字,不得不讓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的人心折首肯,堪稱一奇。

早在1998年,香港《明報》報道如皋已被列入全國六大長壽地區時,如皋人還蒙在鼓裏。直到2011年,有人敲鑼打鼓地將“世界長壽之鄉”的認證牌匾送到家門口時,如皋人這才淡淡地問:“真的嗎?長壽,都世界級了?”當地人對此事淡然的態度,更加體現出如皋就是這麼個不顯山、不露水,老百姓認認真真懷著一顆平常心過自己小日子的長壽福地。

在見識了如皋壽星多得出奇之後,我還發現,如皋不光壽星多,壽星們個個還都活得十分硬朗。來如皋轉一轉,你就會發現,這話不假。菜市場裏,看到拎著菜籃子正“挑肥揀瘦”的老太太,一問,百十歲;井台邊,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從井裏打水汰衣裳,一問,百十歲;老街裏巷,追著一段“西皮二黃”推開一扇院門,原來是位老翁在自拉自唱,一問,百十歲;田間地頭,一位老漢坐在小凳上拔草間苗,一問,又是百十歲……至於有人將神奇的如皋比作一塊發麵用的“老酵頭子”,任意摘回一塊,和上麵,都能蒸成一款吃後能延年益壽的大饅頭。

“穿針引線”“下廚上灶”“讀書看報”對如皋壽星來說,那真是小菜一碟。這些長壽老人的精神麵貌,讓人不禁感慨,他們身上存在的長壽方法,值得我們探尋。

2004年,在如皋東方大壽星園,政府舉辦了一場“五世同堂合家歡”的大型聯歡活動。有40個五世同堂的家庭,代表全市400多個五世同堂的家庭參加了活動。那些百十歲上下的“老祖宗”們,不用攙,不用扶,一個個紅光滿麵,精神抖擻。他們不光看別人表演,還紛紛亮出自己的“絕活”。93歲的陳朱氏眼神特好,她拿起針線,與年輕人PK迎風穿針,毫不落後。94歲的崔秦氏牙口杠杠的,嚼起幹炒蠶豆來如吃豆腐。97歲的蔡本山喜好書法,他當眾揮毫疾書,其字遒勁有力令人讚歎。99歲的沈鬆英老人飛刀走枝,頃刻間一盆造型別致的盆景成型,吸人眼球。活得健康、活得滋潤,這是如皋壽星最動人,也最能服人的神奇之處。

有人將神奇的如皋比作一塊發麵用的“老酵頭子”,看著不起眼,誰知這“不起眼”裏卻蘊藏著巨大的活力。相信後文介紹的,都是一塊塊掰開揉碎的如皋養生長壽的“老酵頭子”,你任意摘回一塊,和上麵,都能蒸成一款吃後能延年益壽的大饅頭。

滋潤如皋壽星的“三養”

在如皋聽說的養生方法可謂是豐富多彩、簡單實用。粗略捋一捋,我將其歸納為“三養”——飯菜養“身”、多動養“筋”、怡情養“心”。

先說說飯菜養“身”。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的本義隻是就“養命”而言。如皋人講究的是“民以食為壽”,雖一字之差,卻體現了如皋人對生命養護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