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曾經叱吒江湖數十載的大佬,龍山早已練就出了一番“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好本事,可是一想到今天即將所要發生的事兒,著實讓他興奮地有些難以自持,以至於他整個人都處於“樂嗬嗬”的狀態,完全沒了往日寵辱不驚的風範,像極了平時在公園裏隨處可見的遛彎老大爺。
不過這也難怪龍山失態,人活一輩子,最大的願望不過是兒孫滿堂闔家團圓,回想年輕時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龍山哪能想到自己一生坎坷崎嶇,到老了竟然還能有這種福報。當他前不久得知兒孫們張羅著要給自己辦七十大壽時,表麵上逞強地假裝吹胡子瞪眼“責怪”他們瞎折騰,其實心裏卻偷偷樂開了花。
常言道,人活七十古來稀。七十高齡,對於很多老人來說,相當於將行就木的催命符,大抵可以說是一隻腳踏進了棺材了。可在龍山的思維概念裏,“老”這個詞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別看咱三爺年事已高,可身子骨倒是比那些天天窩在辦公室裏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中年人還要硬朗不少,平時不但能把一手看家本事“金剛拳”打得虎虎生風,興致來了還照樣能和自己的老兄弟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若不是看著自己那老實忠厚的兒子,臉上已經逐漸有了歲月的痕跡,龍山也不會起了金盆洗手的心思,畢竟在他的思想概念裏,自己再當家做主個十來年,肯定也完全沒問題的嘛!
龍山,那可是江湖上響當當的大人物,人送外號“說一不二龍三爺”,著名幫派“一字堂”的創始人,曾揚言排行一二位的是天地,所以才自稱老三,由此可見其平日的行事風格。手下一幫老兄弟若幹,按照三爺這幫人的尿性,他們的名字也大多都是數字係的,反正從三往下數,基本上碰到名字裏麵帶四五六七八的奇怪老頭子,差不多都是三爺的自己人。
三爺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屬於亦正亦邪的人物,幾十年下來好壞事也沒少幹,不過人三爺從未賴過賬,自稱問心無愧,可其中的小九九也隻有三爺自己知道。在過去的那幾十年裏,三爺從亂世中出生,吃過苦挨過餓,直到三十歲時才異軍突起,靠著一身的本領和諸多兄弟的支持,風裏來雨裏去得打拚了數十年,成功在江湖上闖出赫赫威名,一手拚下了這諾大的家業,逐漸成為了廬州這座城市裏家喻戶曉的存在。
不過,人無完人,龍三爺的形象也不像外人想象中的那麼完美,這老家夥性格可謂是非常強勢了,脾氣大不說,缺點也有一大堆,其中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他那老實忠厚的兒子龍東強了。因為老婆死得早,所以隻給三爺留下一根獨苗,而三爺這人也不好女色,後來也就沒再續弦,反正有一個兒子,繼承家業倒不是個問題。然而,不知道是哪兒出了問題,這個兒子總是討不到三爺的喜歡,原因不為有它,隻因為這個兒子吧,他的性子實在是太過老實了,說難聽點就是有點木訥,缺了點男人該有的霸氣。所以三爺這把年紀還霸占著家主的位置不放,完全就是因為他總覺得對兒子有點放不下心來。
其實吧,這也不怪人兒子變成現在這樣,三爺這人大字識不了幾個,年輕時總是在外麵喊打喊殺的,根本談不上什麼教育,孩子沒了母親,父親平日裏脾氣又爆,一言不合就棍棒伺候,所以隻好委屈得當個乖寶寶,但求不犯錯便好。待到其年齡大一點後,但凡想做點事情吧,又總是被龍山管著,束手束腳地施展不開,再加上龍山固執且霸道的性格,後來也就慢慢地養成現在沒什麼主見的樣子了。
盡管兒子的成長令人惋惜,不過令龍山欣慰的是,自己的孫子倒是個不錯好孩子。想當初,龍山年輕時窮得連吃飯都是個問題,吃了結婚晚得虧,所以在兒子的婚姻大事上,龍山不顧兒子反對,直接當家做主早早的為兒子操辦好了婚事,然後逼著剛剛到法定年齡的兒子傳宗接代。所以,當小孫子出生的時候,可謂是得到了龍山極大的關注與愛護。
與兒子的悲慘童年不同,當時的龍山已經算是事業有成,生活也算安定,這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小男孩,從小便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都說隔代疼是最溺愛的,龍山也沒有例外,平時對這個小孫子可算得上是百依百順要啥給啥,幾個老兄弟也對小少爺疼愛有加,導致這小家夥從小就養成了個調皮搗蛋的性格,到處闖禍沒個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