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元年,張居正任首輔,大明朝貧瘠頹廢的局麵才開始有了好轉,雖然張居
正的新政很是有效,但嘉靖年間遺留下來的問題卻仍然緊緊地困擾著官員們。
這天......
:“文大人!不好了、寧家傳來消息,今年大旱,又是顆粒無收!”
隻見一青衣小吏匆匆走來,慌忙道。
:“唉!宜城整整旱了三年!去年首輔大人派下的災糧早已用完!今年又大旱,
可叫本官如何是好?”
隻見一身著綠袍公服男子微微歎息道。那男子麵冠如玉,雙目犀利,身上滿是威
嚴之氣,讓人不敢直視,隻見其胸前衣上繡有犀牛圖案,周邊用鸂、鶒,二色稍
加點綴。正是這宜城縣尊是也。文縣令捏了捏太陽穴道,接著!對著那青衣小吏又說道
:“要不是柳家這三年對周邊百姓的救濟,這宜城的百姓還不知如何是好!”
:“是啊!要說這宜城,那柳家的名聲可真是好!這柳家老太爺乃是隆慶三年的
進士,官居太仆寺丞。那柳家老爺是這一代有名的鄉紳,為人樂善好施。那柳家
公子更是了不起,三歲能賦詩、七歲便熟讀四書五經、九歲就能作得一手好文章到了十二歲便拿到了秀才的身份。如今十六了,那模樣長得是越發的秀氣了!這
宜城待嫁的女子,那個不是掙著搶著要進那柳家的們......”
那青衣小吏滿眼羨慕地說道。
:“好了好了!不必多說,你快下去通知各地鄉紳,讓他們盡快做好安撫工作,
本官得寫道奏折,稟告聖上!此時得盡快解決。”隻見那文縣令擺手吩咐道。
:“是!大人!”那青衣小吏應答後,便急忙退下。
:“這宜城的天,怕是要變了。”那文縣令搖了搖頭,歎息道......
宜城的消息就像是一場風暴,刮向了皇宮內。
大名朝的皇宮占地七十二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九千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
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
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
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鍾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
壯觀。此處宮殿,皆是美輪美奐,讓人不由得心生羨慕之情。
乾清宮內,剛剛登基的萬曆皇帝年僅十歲,雖說許多的大事都是孝定李太後決斷
,其實不然,宮女出生的李太後對明朝的政事實在是沒有多大的興趣,因此這國
家政事,還是交由張居正張大學士處理,張居正貴為帝師,深受皇太後的信任,
不過也是,大明朝在張居正的帶領下確實走向過輝煌。
萬曆登基,政事交由張居正處理。張居正針對嘉靖年間遺留下的問題,力主改革
,澄清吏治,清查田產,改革稅法,治理河患,穩定與俺答蒙古的關係,堅決抵
禦海寇侵憂,提倡實幹,抵製空談,改革取得巨大成效,可以說張居正功不可沒
。
不過張居正的結局很是有些悲慘。張居正死後,頑固派反撲,十年改革的成果終
於付諸東流。萬曆不滿張居正多年的壓迫,並且掌權後需要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因此最後張居正一家被抄家,幾個兒子被折磨而死,張居正本人也差點被刨墳鞭
屍,他的罪名崇禎時期才被洗清.....
因此古人常說,伴君如伴虎,君臣之事,實在是讓人費解。
隻不過,現在還是萬曆元年,剛剛登基的萬曆皇帝還是很聽張居正的話的......
:“先生!字練好了!”年幼的萬曆輕聲道。
:“是麼?你拿過來,給老夫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