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當韋虎頭撞上韋小寶與此同時在皇宮,康熙皇帝同虎頭的妹妹雙雙正在一起說話,重點在說虎頭這個人。雙雙從皇帝言語間聽出對虎頭可能功高震主的擔憂,雙雙思考著:“機會終於來了!可一箭多雕了!”雙雙這個人特別討康熙皇帝喜歡,從哪兒看都讓人喜歡。(韋小寶曾將建寧公主的身份問題告訴過虎頭,虎頭憑借嚴密的推理分析,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建寧確實是真太後所生,而真太後才是殺死孝康皇後在內四位皇族的真正元凶。虎頭將建寧公主的事有保留的講給康熙皇帝,雖然此時真太後早已殯天死無對證,但虎頭一層層的推理,一項項分析,排除了所有的萬一,最終得到一個死死地結論:建寧就是真太後的親生女兒。聽了虎頭所講,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越仔細想就越認同虎頭的結論,也確實不存在其他的可能性了。因此康熙皇帝萬分感謝虎頭,也將對建寧的內心虧欠轉移到疼愛雙雙上,冊封雙雙為金福郡主!)康熙皇帝說:“你是朕親妹妹的女兒,朕一見到你就想起來建寧了,朕對她是有虧欠的。不過你比你額娘要乖巧聽話的多了,你這樣好的性情在芸芸眾女子真是少見而難得的。”雙雙溫婉一笑:“我娘親是公主呀!雙雙也沒有什麼人供嗬斥的,更不能要星星得星星,要月亮得月亮。這一點雙雙是必須要清楚的!”雙雙幾年在京城生活,尤其是常出入皇宮,經過一段時間所見所聞所想的磨礪,舉手投足間、神情言語間都透露著皇族般的氣息,雙雙接著說:“對於虎頭哥哥,他這個人本事很大,野心更大,他總是想超過我們父親韋小寶後再超過他的外公李自成,皇上您對他有擔心是應該的,但雙雙知道:其實對付他很容易,隻需這樣做,您就可以再不擔心了,其實他有一個致命弱點,隻需這樣做……”雙兒在康熙耳邊說了一陣。“噢?就這麼簡單?到底你是虎頭的妹妹,你為朕出了這麼好的主意,要什麼樣的賞賜呢?”康熙聽得很滿意。雙雙:“雙雙已被冊封為金福郡主了,不敢再有其他奢望了。”“這樣吧!虎頭這件事如你所說的結果出現之後,朕就收你為幹女兒,冊封你為和碩恪純長公主!”康熙說道。“雙雙,謝過皇上!”雙雙行禮後雙雙離開。一個月後早朝慶功大典,韋虎頭、費揚古、孫思克三位功臣當著滿朝文武覲見皇帝,康熙皇帝冊封孫思克為一等男爵兼雲騎尉,費揚古為一等公爵兼烏裏雅蘇台大將軍,節製漠北蒙古各部;招孫思克之子為駙馬,迎娶九公主,立費揚古之女烏拉那拉氏為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的嫡福晉(注意甄嬛傳)。可就是是沒有韋虎頭什麼事,聖旨中絲毫沒有提到韋虎頭,更沒有如何封賞韋虎頭了的話了。康熙皇帝好好表揚了費揚古與孫思克的功績,並表示以後都是親家了,更要盡力辦事。費揚古與孫思克千恩萬謝不停地叩頭謝恩,到是虎頭一直晾在這兒,他不知該如何:他是跟著叩頭謝恩呢?還是一直在這兒木木的跪著呢?總之是很別扭。康熙皇帝今天格外高興,滔滔不覺得說個沒完,突然說道:“其實朕最想感謝一個人,他就是……”康熙皇帝故意停頓了一下,微微一笑。虎頭心裏一喜,心想:“不是自己會是誰?”康熙抬高聲調:“他就是韋小寶!韋小寶當年領兵遠征羅刹國,便使今天葛爾丹無法向北潰逃,韋小寶所舉薦的將領在平三藩、收台灣,遠征葛爾丹均立大功,他可是朕的一個大大的福將呀!虎頭雖然你和你爹爹還差得很遠,再努力幾輩子也達不到他本事之萬一,功勞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但你還是從你父親那裏給朕帶來了些許福氣,所以朕就更念著韋小寶的好啊!你們說是不是?”滿朝文武聽見皇上如此誇獎韋小寶,都紛紛站出來頌揚韋小寶,有人說:韋小寶如何義薄雲天。有人說:韋小寶如何忠勇無畏。有人說:韋小寶如何知人善任。“為人豪爽”“深得人心”“聰明機警”“古今少有”“空間絕後”之類而言,朝堂之內非常熱鬧。虎頭聽著這些,心裏非常難受。孫思克還悄悄對虎頭說:“我拚了半輩子老命才得到雲騎尉,你虎頭不到一歲就是雲騎尉,後來剛過一歲就成為輕車都尉了,是你了不起還是你父親了不起呢?”孫思克也真是心裏高興說話都不注意了。韋虎頭今天是備受煎熬,他本來認為:經過漠北大戰,自己建立功勳,自己的本事能力得到天下人的認同,為自己超越父親及外公的大誌向邁出最關鍵的一步。可是在滿朝文武眼裏,特別是在皇上眼裏:虎頭竟然是遠遠比不了虎頭的父親韋小寶。虎頭在大殿裏就這麼跪著,也不知道跪了多少時間,總之是十分漫長,最後朝堂上虎頭什麼也沒得到,真是乘極興而來,敗極興而歸。(其實韋小寶在當時已是一個傳說,而韋虎頭是當下,拿傳說同當下比,本身對虎頭就非常不公平。再說康熙同韋小寶接觸的時,是其年少輕狂的時光,小寶在其心裏其他任何人都是替代不了的,虎頭自然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