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親人相見(2 / 3)

有一次她問那個朱重八出生的孤莊村時,別人告誡她:不能說那個名字!她問:為什麼?我為什麼不能說親戚的名字?

“你瞎攀親戚,他的兄弟父母都死了,哪有親戚?”

“他有個親戚沒有死,因為逃荒路上被人救了,沒有死成!”朱英並不知道這個朱重八是她什麼親戚,鄰居大叔和大嬸都隻說是親戚,因為她的父親姓郝,而這親戚姓朱,可能是什麼遠房親戚嗎?

“不要再瞎說了,否則別人告官你就慘了!”那人好心提醒她。她也懶得跟人計較,反正她不認識德裕或者朱重八,是不是親戚跟她也沒有關係,隻要能夠找到父母就行了。鄰居大嬸給她指明的方向是:可以先問孤莊村,再問朱家大院,太平鄉孤莊村近一些;也可以先到鍾離,再問德仁老店。

在祁連山上,朱英可以說是與世隔絕,根本不知山外今昔是何年,更加不知道什麼元朝、明朝或者農民軍。看那些人對她問路的態度,她覺得好笑。

終於,她問到孤莊村。

這哪是個村莊,不過隻戶人家,稀稀落落地分散在纖陌之間。那個“朱家大院”倒是比較氣派,座落在一片綠林青水之間,白牆紅瓦。

她下了馬,來到大門口。大門緊閉,隻有一條看家吠在裏麵狂叫,也許聽到外麵的馬蹄聲。朱英敲著門,手中緊握著長鞭,怕萬一狗子向她行凶。

“來了。”終於裏麵有了人聲。

朱英不知道出來的是她家什麼人,心裏有點緊張,卻沒有多少激動。

院門開了,一位老大爺迎出門,看著她,問她找誰。

“就您一個人在家嗎?”

“你有事嗎?”老大爺反問她。

“我找這家的主人。”她說。

老人仔細端詳著她,然後問:“主人叫什麼?你叫什麼?找他們有什麼事?”

這個老人,還真是忠於職守!朱英有點高興了,自己家有這麼忠心的仆人。她笑著告訴他:“我叫朱英,找郝德仁。”

“你從北邊來?”老人又問。

朱英點了點頭,老人高興地說:“你回來了回來了,真好,主人一家人都惦記你,盼你回來!你真叫朱英嗎?”

朱英跟著歡喜異常的老人進門,回答著老人的話。朱英一進門,發現有點不對勁,老人沒有對裏麵喊什麼,院子裏也冷冷清清的。

老人把她帶到大廳,這裏收拾得非常幹淨整潔,裏麵布置得有簡單而精致。老人說主人一家都在鍾離,他是看房子的,也是主人讓他在這裏等著小姐。

朱英現在成了小姐了!朱英從老人口中得知,父親的生意在鎮上,他把房子做在這個祖上就居住、後來又荒廢了有段時間的老房基上,就是因為他們朱家現在又開始有了人氣。老人說:“夫人原來是住在這裏的,她一直在這裏等著小姐,怕小姐回來代找不到人,但為了照顧讀書的孩子和做生意的丈夫,前不久搬到鎮上了。”

朱英有些感動,母親一直惦記著她,她問“鎮上遠不遠?”

“夫人說小姐總會回來的,家裏必須留一個人看門。”老人說,他是原來父親開始跑這裏的生意時就雇的一個夥計,現在,老夥計的兒子在小夥計,老夥計就給主人看起了房子。

朱英心想:現在家裏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你是現在去見主人嗎?”老人問。

朱英看看天,離太陽下山還有段時間,就說去拜見父母親。

“也是的,小姐都有幾年沒有見過他們了,他們都非常想你!”老人說。“我們現在就去。”

老人牽出了一匹驢子,把院門鎖了。

這馬和驢子怎麼走路?馬要散步了!

鍾離鎮很快就到了,這驢子的功夫也不錯。一路上,因為行進的速度不怎麼快,朱英在比較寬的路上,就跟老人並排走著,問一些家中的事。

朱英的心,慢慢激動了些,也許親情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會喚醒人內心深埋的感情。朱英這會兒感覺到:自己也是有父母關心,有弟妹想念的人!

馬和驢相伴著前進,倒也不顯得累;人因為有伴相隨,也不覺得孤單。朱英覺得這老伯是個很好的人,怪不得父親到現在還在用他,不僅用他這一代,還用他的下一代。從父親用人的眼光看,父親也是個有眼光的人!

“德仁老店”很快就到了,朱英看到老伯下驢,他也下了馬。老伯一下驢就叫著:“老爺老爺,夫人夫人!”

一個年青人走了出來,問:“爹,你怎麼來了?”

“你看,這是小姐,跟她爹象不象?”老伯說。

她這還是第一次聽人說她象她爹,心裏更加說不出有種什麼滋味。她在這時,才實實在在想到自己是個有爹娘的孩子,而且,馬上就要見到他們了!她的心情,有點慌亂,也許因為太久沒有見到親人,甚至連提都沒有人在她跟前提過他們。他們在山上的那些人,有時私下裏也談自己的爹娘,但她一點印象也沒有,所以,她很少參與那種話題。

“德仁老店”大概是經營雜貨,裏麵什麼東西都有,還包括綢緞,店鋪很大,有幾個大廳大,裏麵有好幾個夥計模樣的人。有一個門,從店麵通向裏麵。朱英在眾人的目光中,隨著老伯往後走去,來到一個不大的院子裏,院子裏有一個中年婦女在涼著什麼東西。

“夫人,你看誰來了?”老伯激動地問。

中年婦人直起身子,看著掛著布包、梳著長辮子,穿著紫色衣服、黑色褲子和馬靴的女孩子。這個女孩子身材苗條但又勻稱,個子中等,一個女孩子,長這麼高已經很不錯了,特別是她看起來那麼健康、那麼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