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終於來到了瑞士,這個她夢想了很久的國家。此刻的她正坐在因特拉肯開往策馬特的火車上,而她的目的地,則是一張明信片上的美景,馬特洪峰。
其實在瑞士,坐火車都是一種享受。瑞士真的是一個美如畫的國家,到處都是青山綠水;各種別致的小別墅散落在山水之間,人與自然是那麼的和諧統一。她所坐的列車,一路疾馳,就像奔跑在峭壁上:右邊是高聳的山峰,左邊是散落著民居的峽穀,其間還有數不清的小溪,清澈見底;而列車的行駛的正前方,能夠清楚地看到雪山的頂部,矗立在群山之間,讓人心馳神往。
這是她夢想了很久的旅行,也是她夢想了很久的國家。李晴是一個非常平凡而普通的80後,從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深圳工作,今年已經26歲了。剛剛單身一個月。之前還有“單身貴族”的說法,因為單身,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由。而且如果父母有一定收入的話,自己基本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所以自己的收入可以儲蓄,也可以月光,反正用在自己開心的地方,就是了。無需考慮房子,孩子,和柴米油鹽。
但是近幾年來,好像單身們的日子越來越“非貴族”了。很多人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要開始發愁工作的事情了,各種麵試各種受挫。等到畢業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發現人生好像才剛剛開始。工作遠遠不像讀書那麼容易,職場也遠比校園難混得多。工資和獎金似乎總是比預期的少一點,但是房租總是比預期的高很多。月光容易儲蓄難,更何談房子車子。所以許多青年朋友們剛剛畢業就立刻需要麵對許許多多的生存壓力與考驗。等到工作稍微穩定下來,成家就成了最主要的話題了。以前的“單身貴族”變成了現在的“剩男剩女”,急需長輩和各種相親節目的“解救”。
李晴就是這單身“非貴族”中的一員。因為家不是深圳本地,所以畢業後就一直自己租房住,工作也算是勤勞努力,也算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人。無奈,工資與獎金的上漲速度是屬烏龜的,而物價和房價的漲速是屬袋鼠的,壓根就不是一個品種一個係統,怎能指望持平。樂觀一點想,幸虧物價房價隻是屬袋鼠的,要是屬什麼飛禽類的,直接跑到天上去,那就真不知如何是好了。而李晴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去瑞士,要去看那裏的青山綠水,去看那裏的雪山冰河。她憑著她做小會計的微薄薪水,不僅要與日益增長的房租和物價做激烈的鬥爭,還要攢下去瑞士的錢,同時,還得有一點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她的日常生活還是很不貴族的。
此刻坐在火車上的她,感覺卻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興奮。一路上,她隻是感歎景色的美麗,瑞士的整個火車係統的先進與舒適;卻沒有那種夢想終於實現以後的那種激動與快樂。也許,有些東西,等的真的太久了,久到自己已經沒有那麼多當初的激情了,久到有的感覺,已經不是當初想要的了。也許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一直期待一樣東西,期待很久很久,也為此付出很多很多;但是當這樣東西真的屬於我們的時候,也許,時過境遷,我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喜悅。時間很容易就能改變一個人,難道不是嗎。
其實李晴夢想到瑞士旅遊,源於她的初戀的一張明信片。那個男生的父親曾經去過瑞士,所以家裏有不少美麗的明信片。那個男生最喜歡其中的一張:上麵有瑞士的馬特洪峰,倒三角的雪山,清晰地倒影在靜謐的湖泊中,在湛藍的天空的映襯下,格外的美麗而且神秘。那個男生說,以後,我們一起去馬特洪峰,一起去看雪山,看倒影,看湖泊,看冰河;在那裏,從綠樹成蔭的美麗小鎮,到白雪皚皚的雪山冰河,隻要一趟纜車。那個男生還說,這是他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他會在那裏像心愛的女生求婚。從那以後,李晴就對這個美麗的地方充滿了向往,在那時候的她看來,馬特洪峰,不僅美麗,神秘,而且,她在那裏,還可以得到屬於她一生的幸福。
許許多多的女孩子,在十幾、二十出頭的年齡,總是會很輕易地喜歡上一個人,而且,會很愛很愛。這個時候的感情,不會去衡量大家是否相配,也不會去想以後結婚了住在哪裏,孩子怎麼辦。喜歡就是喜歡,真正的感情也許不需要夾雜太多不純粹的東西。李晴也是這樣。她的初戀是一個很好的人,善良而有責任感。她一直覺得,他們可以就這樣,相守一輩子。因為那時候在她看來,就算是和他一起擠公交,一起吃街邊攤,也可以如此的享受與幸福。他們相處的時間其實不算長,大概有一年吧。後來,毫無任何征兆,這個男人突然找了另外的一個女人,告訴李晴說,他要結婚了。李晴大一的時候,他大四;而在李晴大四的時候,他們分手。對於分手,李晴真的是沒有任何準備,她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到底是為了什麼。在這個男人說他隻是不愛了,想結婚了之後,李晴還鬼使神差地求他,求他等她一年。有人說,女人說一百次分手,也不一定分的成;但是男人如果說分手,那麼一次就夠了。不知道這句話的準確率到底有多高,在李晴這裏,是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