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冀州文武(2 / 2)

孫堅則率領著李俊等人走向了一直在一旁躬身行禮的文官,當然作為孫堅親衛的許褚仍然守護在孫堅的身邊。

為首一人正是時任冀州別駕的沮授,沮授字公與,不管是演義上還是曆史上都是以謀略著稱,韓馥時期為冀州別駕,而到了袁紹時期便成為了袁紹的謀主,與田豐一起,稱為冀州的兩大軍師。

兩人都是以謀略為主,不過沮授相對田豐來說,還是很隨和的,畢竟田豐可是正直的代表人物,要說曆史之上和誰最像,估計就是唐朝的魏征了。

沮授此時隻是暫代別駕一職,畢竟州郡的別駕完全就是州牧在政務上的副手,原先的別駕跟隨原冀州太守王芬一起,去洛陽任職去了,而在孫堅到來之前,就隻有沮授和審配、辛評以及田豐四人臨時處理冀州的政務。

此刻,看到孫堅的到來,沮授對著孫堅拜道:“沮授拜見將軍。”

孫堅早就聽荀彧說過沮授的賢名了,這次見到真人,心裏也是頗為高興,道:“早就聽聞先生大才,某在外征戰,隻恨無緣以見,今日幸得天子奉某為冀州太守一職,才能見到先生,實乃文台幸事!”

本來沮授認為孫堅是一名武將出身,恐怕瞧不上自己,但是現在冀州上下除了自己,就隻剩下審配和辛評能處理政務了,冀州又是河北的中心,事務繁多,本來沮授打定主意,一旦這位孫將軍不重視政務,自己就辭官離開。

卻沒有想到,這位傳說中征戰沙場的驃騎將軍,竟然對自己如此重視和親厚,自己也早就聽說,這位將軍在到了汝穎之後,親自前往潁川四處拜見當地賢士,引為臂助。

之後破獲黃巾無數,任賢用能,從不計較人才的出身,不管是身為世家的荀彧和鍾繇還是平民代表李俊,都是如今這位彪悍的將軍麾下的謀士。

沮授也聽說過孫堅麾下首任謀士李俊的計策,不管是破獲張曼城,還是夜襲波才,都是在當時的情況來說最穩妥也是最有效的計策,至於這次的巨鹿之戰,盡管由皇甫嵩等人拿下了大半好處,但是也不難看出如果沒有李俊的奇謀將張角先一步算死在床上,恐怕這次的巨鹿之戰將會耗費無數兵馬錢糧。

甚至之前都傳過來消息,準備讓之前的冀州太守王芬率領冀州軍東進,援助漢軍主力了,卻沒想到,還沒等王芬籌備完畢,那邊便傳來巨鹿已破的消息了。

之後沮授便聽說,孫堅軍進城之後,駐紮在巨鹿城北,與平民絲毫無犯不說,還經常發動麾下軍士幫助平民建立房舍,引導從巨鹿城內其他地方趕過來的因為漢軍劫掠而產生的難民前來安置,對於阻撓的其他各路軍隊也是就地處斬,贏得了整個冀州上下的民心和軍心。

想到這裏,沮授抬頭看了一眼站在孫堅背後的李俊,卻發現這位首席謀士並沒有站在其他人的前麵,相反李俊卻站在了荀彧和鍾繇的背後,跟一名吊兒郎當的家夥站在一塊。

看到李俊的站位,沮授便明白了這位的心思,不愧是孫堅麾下的首席謀士啊,想的竟然如此深遠!

李俊特意將荀彧和鍾繇讓在自己身前,就是用來告知冀州的文臣們,孫堅麾下有才者居之,不分出身,同時也不會因為孫堅豪強和武人的身份,而對當地世家子弟打壓。

看看此時站在沮授身後的審配和辛評眼中的熱切,就可以看出,李俊的這一讓正好讓到了點上,沮授本來就不是當地的世家子弟,頂多算是豪強子弟,但是審配和辛評不一樣,兩人可是代表著冀州審家和辛家,如果李俊站在孫堅身後的第一位上,那麼這兩位世家子弟就需要好好考慮孫堅值不值得兩家的全力輔佐了。

之後,孫堅也得到了審配和辛評的初次拜見,至於田豐,現在的田豐還不是後來的謀士,現在的田豐在王芬任冀州太守的時候,就鬱鬱不得誌,如果不是好友沮授的幫忙,田豐此時還賦閑在家。

當然,同樣聽說過這位賢名的孫堅此時也不著急召見田豐,畢竟此刻孫堅還在鄴城的城門口,孫堅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到冀州太守府那裏,接受官印,之後正是就任冀州太守。

之後,孫堅才會召集麾下文武,雖然冀州太守所能封賞的官職有限,但是別忘了孫堅還有驃騎將軍一職呢,這個能封賞的就很多了,再加上冀州如今大半郡縣仍然處於****時期,等到孫堅掃平了整個冀州全境,掌控了整個冀州之後,朝廷必然會加封孫堅的。

雖然孫堅此時身兼兩職,但是孫堅將以管製最高的驃騎將軍為主要官職和稱呼,因此外界稱呼孫堅,多為孫驃騎,而不是孫太守。

而且驃騎將軍,可是大將軍何進之下局軍中第三位,第二位便是車騎將軍,驃騎將軍之下則是衛將軍。可以說孫堅此時的功勳在軍職方麵已經無可封賞了,即便日後獲得冀州牧這個職位,孫堅也頂多是外封大臣中官職最高的一位了。

PS:第二更送到,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薦!看在小胖一天兩更這麼辛苦的份上,請大大們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