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忠嶽飛》“拯救”大兵嶽飛(1 / 1)

《精忠嶽飛》“拯救”大兵嶽飛

觀點

作者:劉一手

就像美國人喜歡膜拜漫畫英雄一樣,演義小說在國人心中也是不滅神話。在沒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安徒生童話》的年代裏,《說唐》《楊家將》《說嶽全傳》等的確幫助很多年輕的男孩實現了人生“三觀”的啟蒙,關羽、秦叔寶、楊七郎、嶽飛這些忠義猛將也成了中國男孩心中的超人、蝙蝠俠。

但在英雄走下神壇的年代,這些熱血男孩的偶像們如何在影視劇中繼續拯救世界,這是留給導演和編劇們的一個巨大難題。在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眼裏,魔幻的都應該成為現實,於是乎《蝙蝠俠》被搞成了警匪片,就連《超人》在此君手中也步了魔幻現實主義後塵。

那麼一直被供奉為“民族英雄”的嶽飛該如何在21世紀裏複活?在小說和傳說裏,嶽飛是個戰爭天才,“政治白癡”。如何讓一個“戰爭機器”像個人樣,把一個過去曆史觀中的“民族英雄”倒騰得具有現代氣息又無違和感,這確實是一個很有風險的事情。

所以,當我最初看到《精忠嶽飛》時不免替製片方捏了一把汗,一種《富春山居圖》帶來的隆隆雷聲猶在耳邊。黃曉明、林心如、吳秀波、劉詩詩,丁子峻、唐季禮,這樣的一個卡司陣容,一股偶像劇的氣息撲麵而來,仿佛不久前那部《隋唐演義》靈魂附體。但令人費解的是,如此主創組合,被導演和編輯無情地“揮霍”了,以至於我們最終看到的是:沒有一味擺酷的黃曉明,深藏功與名的吳秀波,淩厲銳氣的丁子峻,花瓶得恰如其分的林心如,較為克製的台詞和煽情。

這是一個試圖擺脫惡搞趣味、大話戲說和青偶情節的創作,精致的畫麵和布景道具也讓該劇逐步往曆史正劇上靠攏。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該劇對嶽飛的人物設定除了精忠報國英雄的“偉岸”,還有人類身上普遍的弱點:猶豫、傷懷、挫敗、粗暴,柔情。更值得慶幸的是,導演積極響應了萬眾期待,讓黃曉明的表演終於擺脫了花瓶的傳統熒幕形象,開始去認真演繹一個曆史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說,嶽飛所傳遞的正能量,他的精忠報國正是主旋律宣傳時的訴求。所以對於嶽飛的電影、電視劇,負責任的做法就是,相對不那麼狗血地體現出嶽飛的傳奇一生,而不是把他拍成都市言情劇、青春偶像劇、武俠劇。

除了嶽飛,該劇在秦儈和趙構的塑造上也尤其“毀”國民的“三觀”。編劇和導演都力圖以當時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與行為規範去理解這兩個人物的性格和行為,以至於讓劇中秦儈和趙構的角色設定充滿了“翻案”的意味,徹底走出了“非忠即奸”的臉譜設定。崩塌的是幾百年的民間情緒,逐漸還原的是曆史人物的角色真相。雖然文藝批評家克羅齊說過“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但該劇編導沒有迎合當下的民間傳統給這些曆史人物扣上相應的帽子,而是用一種大曆史的眼光來接近真相,這與當年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裏的嚐試如出一轍。

這一切,當然得益於製片方、導演和編劇的努力,他們共同“拯救”了黃曉明,也“拯救”了嶽飛。盡管從挑剔的角度,看客們還可以挑出該劇N多的吐槽點,例如三流的特效,劇情的BUG,但能將一個被民間預設多年的人物做出這樣的冒險創作,實在是種很有勇氣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