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下學是全家人的一塊心病,此後的日子裏父親不提,母親不提,我也不提。在這個時候我不能再回到學校了,姐姐過年不回來,我能做的隻有陪父母過一個開心的新年。因為我心裏已經做好了打算,我要靠我自己的力量出去混一番事業出來,然後衣錦還鄉。然而我不知道混出一番事業需要多長時間,所以我不知道這一走我要多久才能再見到家人。
農村的新年傳統,所以古樸、華麗、熱鬧。街上巷子裏,充斥著玩耍小兒的笑聲和鞭炮聲。人們的臉上也都掛著輕鬆和幸福,逢人就打招呼,互相問候,互相祝福,充滿了溫馨與和善。
記得小的時候,有一次過年,我和村裏的小夥伴也像現在這樣大街小巷的放著鞭炮,追逐打鬧著玩“手雷戰”。我們手裏、褲兜裏都抓滿著“彈藥”,到處追,到處跑。“賴蛋”是其中之一,從小反應有點遲鈍,“手雷戰”講究的是個速戰速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總是被炸過後才能摸出“彈藥”,最後他也是急了,把身上的“彈藥”一小褂鞭,纏到了腰上,那形象整個一個西方“聖戰成員”。之後,他反應快了很多再沒被偷襲成功。然而,在我們密謀的“埋伏”下,慌亂之下卻一不小心點燃了整褂鞭炮,結果把自己的棉布小襖炸成了一個巨大的馬蜂窩。隨後聽“胖子”說“賴蛋”被他那頗有潑婦潛質的母親打的屁股都開了花。
其實最過分的一次要數我六歲那次了,由於村子離市裏遠比較偏僻,所以村子一直比較落後,那時候很多家裏都沒有院牆或者是很低的那種。我們四五個結伴跑著打鳥玩,路過老黃家,他家就沒有院牆,所以我們能把院子裏的一切看的清清楚楚。當時院子裏蜂窩煤上放著的茶壺“滋滋”的冒著熱氣,誰的提議我不記得了,總之是比誰的膽子更大。有人說比上樹,有人說比爬牆,有人說比逗狗……最後一致通過誰敢尿老黃家的茶壺裏誰膽子最大。因為老黃在村子裏是數一數二的爆脾氣,幾乎都能用他的名字嚇唬愛哭的小孩兒了。為了證明我們幾個膽子最大就決定一起尿,結果隻有“賴蛋”真的尿了,我們幾個都跑了。“東窗事發”後,“賴蛋”不但屁股開了花,耳朵也幾乎被老黃給扭掉了。為了安慰哭的稀裏嘩啦、一塌糊塗的“賴蛋”,我們給他改了綽號叫“張大膽”,他才心滿意足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