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時沒能聽明白他到底什麼意思,但見他帶起手套,卻是二話不說把獸直接伸進了死人的嘴裏,在裏麵錯捏了好半天才道;“有了,我就說嘛,跟隨龍陵埋葬的人會什麼都沒有嗎?”
話音剛落,卻是從中取出一顆滾圓的珠子來,這珠子成翡翠色,圓潤剔透,在手電光的照耀下還散發著幽綠色的光彩,內中含了一些神秘的圖案,看上去即神秘又美麗,吳安平問道:“這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在死人 的嘴裏?”
老馗解釋道:“此法在古代民間叫正屍門,所謂人有十關,便是三魂七魄,古人迷信,人死之後若不將其十關封住,其人靈魂肯定會魂飛魄散,無法投胎轉世,所以才會用貴重的東西塞進死人的嘴裏或者屁股裏,有的甚至還會在死者手掌和腳心處各挖一道窟窿,裏麵灌注水銀,以求靈魂不失。”
我聽得邪乎,卻沒耐心聽他嘮嗑了,當下打斷了他道:“你趕緊在摸摸,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
老馗不再動手,反而是搖頭道:“這棺材擺在這裏想必也有許多年了,能從中摸出一顆玉珠子已是不容易,哪裏還有更多?我看還是先想辦法從這墓室出去再說。”
他把玉珠子收好,繼續解釋道:“你們或許還不太明白這古人下葬的道理,說複雜了你們也不懂,直白點便是不管此墓是什麼墓,一定會遵循這天地方圓之理來安排,方圓之中又必須有對稱性,互不對稱易起邪,邪風邪水,莫說是人了,便是連動物都不能埋。”
他說什麼我是不太明白,可吳安平卻聽出了一絲門道,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咱倆從來沒有過倒鬥的經驗,眼下還是平生第一次,哪裏能判斷得出老馗所說是真還是假,不過咱們也隻能相信是真的,要算資曆老馗算是三人之中最老的一個,經過三思,他淡淡道:“我們之前從來沒幹過,不過你隻要說了,我們肯定注意,既然已經進來了,我也不想半路放棄啊。”
老馗咧嘴嘿嘿笑了起來,他對我倆的膽識給予了很高的讚譽,他拍著胸脯道;“你們兩個放心,別的不敢說,可若論起以前的那些倒鬥手段,我卻不輸給任何一個人。”
本來還想說什麼,但見老馗已是有了動作,他從自己背包內取出一袋白色的粉末,塗在手心上,隨後取來鏟子,將其狠狠的插進了棺材邊緣處,又用獸抓起一把泥土小心的塞到鏟子上去,轉頭便對我們道;“古人有洛陽鏟,咱們沒有那麼專業的工具,所以也隻能粗劣的自己臨時造一個了。”
洛陽鏟是盜墓賊用的東西,據聞乃是有人靠一把鏟子便能分辨出土下是否有大墓,墓中是否有寶貝等等,主要依靠的便是望聞問切,因為埋了人的泥土和沒埋兩者是有本質區別,不過這本事到現在已經是徹底失傳,我不太明白為什麼老馗會懂洛陽鏟的辨別方法,而且這跟咱們尋出路有什麼太大的聯係嗎?
正當我胡思亂想之際,老馗說道;“早年我認識了一位江湖藝人,對方身份我不就不透露了,那人沒別的本事,唯獨造鏟子獨有一套手法,從最小號的洛陽鏟到平日挖土用的鐵鏟,都能完美複刻出來,你不要以為造鏟子就沒什麼學問了,實話告訴你,我國古代人發明的洛陽鏟,這一手藝簡直可以堪比四大發明了,除了你們熟知的摸金校尉和發丘天官兩種盜墓職業之外,其實還真有一種專門靠鏟子吃飯的人,名為卸嶺力士,他們尋墓全靠一把鏟子,墓中是否有寶藏,規模有多大,甚至連機關都能分辨出來。”
我聽的目瞪口呆,其實,古代墓穴之中有寶藏這種事,並不稀奇,縱觀上下五千年但凡是有點地位的達官貴人死後都會用生前最值錢的東西來進行陪葬,其中甚至包括自己的仆人,殉葬儀式的那些繁文縟節,忌諱規矩從古至今更是更替了不知多少,古雲: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發丘有印。
各為一行,行行不同,摸金校尉的起源乃是從三國時期曹操手中的驃騎校尉而來,流傳至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已是極為不易,但不管是哪個時期對於盜墓一行總有抵觸,尤其是我倆本來就不喜歡幹這行,若不是因為小桃地圖的緣故也不會專程跑過來了,另外要想探尋繡花鞋的秘密也必須來此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