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男人也有更年期(2 / 3)

男人到了更年期,上來那個勁頭,誰都不服,就他講得對,能把老伴氣得不行,可剛一回頭,他又好了,笑嗬嗬地去安慰老伴,為老伴端茶倒水,老伴生他氣也沒用,不生氣又實在忍不住。其實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和反複,就已經是很明顯的更年期症狀了。

2.男人更年期會有多種表現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快要到更年期,都會有感覺。女人到了45歲左右,月經特別不規律,這個月早來了半個月,下個月又不來了,隔上一個半月的,多半是更年期要到了。所以,有關女性更年期的問題似乎普及得還好一些,包括很多女性在更年期初期,會出現一些預警,暫時性的胸悶、失眠、頭暈、心煩等等。那麼,男性除了"倔強"、"擰巴"之外,還有哪些症狀預示更年期即將到來,或已經到來?

王琦教授:

男人也會有所察覺,很多人老提不起精神,情緒低落,性功能低下,老覺得是器官出了毛病,怎麼也沒那方麵的想法。胳膊上的肌肉也漸漸鬆弛,肚子大了,總有一種"垂暮"感,什麼事情都索然無味。可是,作為男人,總得有個男人樣,不能讓人看出他的失落,還得裝著,於是總擰在一些小事上。

有句話,我說了女性朋友們可不要生氣:女人天生就有個本事--嚎啕大哭。專家還真做過統計,女人一年哭的時間加起來,是男人的三到五倍。哭是好事,隻要一不痛快,眼淚嘩嘩地流,什麼不愉快就都過去了。

女人有了委屈,可以在男人跟前傾訴、嘮叨、流淚;有了怨氣,可以在男人身上發泄不滿。可男人呢?自古有雲:"男兒有淚不輕彈"、"打碎牙也要往肚裏咽",咽了,卻沒辦法消化,氣都橫在心窩裏,長此以往,男人青壯年時的自主、獨立性,到了年老,就成了一種病態的倔強。

那些在小區、公園樹下,下棋、養鳥、聽聽小曲兒的老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容易形成這種倔強。但是有些人,特別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位子不再,人情淡漠,又恰逢更年期,於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天悶在家裏,鬱悶得不到宣泄,找不到出路,一下就成了這樣的性格,常常被人誤會,以為是精神病。

其實不是!男人到了這個年齡,睾丸開始萎縮,它分泌的一種物質--睾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雄性激素中活力最強的一部分,它的含量要下降。睾酮有什麼用?它是男人愛情的催化劑,能夠讓你肌肉強壯,顯得很男人;能夠讓你充滿男性的魅力,並讓男人持久堅挺。如果它缺乏了,男人對性的需求自然就會降低。

我們剛剛說,男性更年期的術語是"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綜合征",女性則稱作"圍絕經期綜合症"。為什麼又會有更年期的說法?其實就是過渡期,是一個年齡階段,向另一個年齡階段的過渡。這就好比要從一艘快艇,換到一副竹筏上去了,這個"換"的過程,必然要顛簸,在身體上來說,氣血運行也會出現失衡,表現出各種症狀。

還有些人,覺得心慌、心悸。他會覺得自己得了心髒病,其實隻是更年期的一種表現。因此,中年到老年階段,切忌病急亂投醫,出現了哪一種症狀,都意味著需要對整體進行調整,首先考慮是不是到了更年期,不要光治好了皮膚病和心髒病,卻把更深的隱患埋了下來。

3.什麼是更年期的引爆裝置?

北海公園有這麼一群老人,伴著波光,圍坐涼亭,手拉風琴,引吭高歌;也有些老人,大地為紙,拖把為筆,白水為墨,在地上比劃著,儼然成為北京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些男人退休了,身體還硬朗,帶著老伴,閑來沒事開個一畝三分田,辟條小道,通向自在小屋,天天挑水種田,聽聽廣播,過得逍遙自在,他們,看不出有什麼更年期。

也有些男人,年少輕狂,中年固執,到了這年齡變得愈加倔強?這種血性男兒,讓我想起《大宅門》"白家老號"白景琦,"自幼頑劣,不服管教,鬧私塾,打兄弟,毀老師,無惡不作。長大成人更肆無忌憚,與仇家女私訂終身,殺德國兵,交日本朋友,終被慈母大人趕出家門;從此闖蕩江湖,獨創家業。一泡屎騙了兩千銀子,收了沿河二十八坊,獨創"瀧膠"、"保生"、"九寶"、"七秀"等三十二張秘方,濟世救民,興家旺族;對母親唯唯諾諾,點頭稱是,而對不孝子,一怒之下打折了他的腿;麵對日本鬼子,更是一句"你看那前麵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它個幹幹淨淨!"讓人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