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_中國式壯陽_的困惑(1)(2 / 3)

可是,"壯陽","壯"的到底是什麼?

王琦教授: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一位鄰居曾經問我:他的東北親戚自己挖了一些野山參,還帶來一些鹿茸,拿這些東西泡酒,再放點兒什麼中藥材效果更好?

"效果更好",很顯然,是說壯陽的效果。這個問題,是很多男人的疑問,似乎腎強壯了,身體就強壯了。我們先不管正確與否,首先不可否認,這種認識和做法確實應和了多數人的心理,對所謂的腎虛和陽痿來說--隻要補腎陽,就能強壯陽剛之氣。

那麼何謂"壯陽"呢?陽字很好理解,是說人的陽氣,男人的陽剛之氣。那麼壯呢?在《易經》六十四卦當中,有一卦叫"大壯"。

大壯卦:《易經》六十四卦第32卦上麵三道,是八卦中的"震卦";下麵三道,則是八卦中的"乾卦"。

震是雷,乾是天,這個卦象預示聲勢宏大,陽氣盛壯,萬物生長。是天際電閃雷鳴之象。

大和壯,可以說都是非常強大的字眼,它所預示的,也是自然界中一種非常強大的現象,即"雷鳴於天"。

這種壯觀的景象,什麼季節最頻繁?春末夏初。此時陽氣漸升,萬物複蘇,自然界也慢慢進入一派生發之象,於是天空中經常會出現電閃雷鳴之景。這裏麵有一個重點,就是這種壯大的景象,沒有脫離自然界規律,它一定是在特定的季節出現的。春、夏兩季,放在人的一生來說,就是青壯年時期,更具體到男性來說,是十五六歲到三十二歲左右的時期。

《黃帝內經》中說,女人每七年上一個台階,男人則是每八年上一個台階,因此,男人"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男孩子在16歲左右時,腎氣一天天充盛起來,開始出現遺精等現象,這是因為精滿自溢,說明他有傳宗接代的能力了。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是說從24歲到32歲,這個階段的男性,陽氣充盛,一點點走向壯大和成熟,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精力充沛,自信滿滿的,給未來確定了堅定的目標,並有能力一步步去實現;在生理上來說,體力好,不容易感到疲勞,同時也是性能力最強盛的階段。

可以說,32歲之前的男性,不管是在體能上,還是精力上,一路疾衝,走的都是上坡路。一旦到了32歲,到達巔峰之後的人生,就走過了春夏的季節,開始向秋冬季邁進。也就是說,體能和精力要開始走下坡路了。一直走到"五八",即四十歲的時候,"腎氣衰,發墮齒槁",保養不好的人,到了這個年齡,開始掉頭發,牙齒出現鬆動,精力不濟和垂頭喪氣的情況也都出現了。

遙想公瑾當年……

知道了這個過程,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道是不能違逆天道的。所謂大壯,是說順應自然規律,走到一個相應的階段,才有了相應的力量。這就好比一個科長級別的人,想要當處長,他再優秀,再有能力,也要被授權之後,才可能去發揮專屬於處長的職權。

天地之道授予大地春天和夏天的力量,才有了萬物的生發和繁榮;授予人類成長和成熟的生命曆程,才讓男孩子變成陽剛的男人,讓女孩子變成有嫵媚氣質的女人。

然而,有句成語叫"物極必反",如果將生命比喻成一個圓,那麼這個成語也可以理解為"物極必返"。

作為男人,當你經曆了青春的灑脫、激情、熱血生活,走過了人生的巔峰期,必然要回歸到相對安靜的狀態,這就是中年。這個時候,即使人為地大量吃壯陽藥物、食物,也不可能找回人生的"大壯"之年。有一組調查數據顯示,男性不舉的情況,最容易在秋冬季節發生,中年人不也正處於人生的秋冬季嗎?

但是,也確實有人吃壯陽藥或者某些食物,暫時起到作用了,他"壯"的是什麼呢?

打個比方,人的腎中精氣,就像石油,中醫有個詞叫"精化氣",用來溫煦我們身體每一處的陽氣,簡單來說,就好比將石油點燃,蒸騰出的溫熱能量。氣又能運血,血再生精,如此循環往複。

因此,精、氣之間密切相關,互相影響。但人的腎精不是無限的,在生命活動的不斷消耗中,除了先天,父母給予的精氣之外,後天的精氣,要依靠飲食一點點轉化而來。一旦使用過量,比方說飲食過度、熬夜、疲勞過度等等,過多地消耗了精氣,就會加快身體的衰老速度。

隨著年紀增長,髒腑功能下降,氣血生化功能也就弱了。精氣運化的大圓輪,必然要慢慢變成消耗量減少的小圓輪。也就是說,人的"石油"貯備在生命發展過程中,必然要不斷減少,而且越是中年往後,再生"石油"的力量就越不足。

壯陽食品,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就是為身體加了一把火,看似火勢洶洶,很威猛,其實,不過是將剩餘的"石油"大量調用、過分燃燒。也就說,"補"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加快了損耗。付出的代價,是對生命的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