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醒自己,更大意義上應該是說紀念,季默刻意的保持了很多當年在校園裏的習慣,比如晨跑。隻不過他的晨跑搞的過於驚世駭俗,在內外城牆之間每日繞城跑,還時不時的弄些稀奇古怪的小曲,說些不明不白的話,讓所有人頭疼不已,偏偏王爺對這個孩子是寵愛異常,不僅不幹涉,還經常陪著他胡鬧,這在京城也獨此一家。
忠王府坐落於京城西邊,和別的高官大臣的府第不同的是,離皇宮相對的遠。忠王原名張崇跟隨夏國皇帝征戰四方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先有三子,皆戰死沙場。現在的國君登基之後,感念其一家為國所做貢獻,特賜姓為夏,封忠王。所以季默叫做夏季默,其實是張季默。夏崇老來得子,少理朝政,每日於王府之內陪著小季默玩耍,閑來飲茶種花,悠然自得。
王府內男丁稀少,季默又生得一身靈秀,雖然有些古怪,但是並不妨礙所有人對他的溺愛。季默為了彌補自己曾經蒼白的童年,將自己頑劣的性子在眾人的溺愛之下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僅是被撥過去貼身伺候他的幾個小姑娘經常被他的惡作劇整得花顏失色,而且就連那些掃地,做飯的,修剪花草的,也都經常慘遭毒手。更別說什麼王爺的茶盅裏出現飛蛾,被窩裏爬出蜈蚣這些常有的事情了。下人們是敢怒不敢言,而王爺和夫人看到季默那嬉皮笑臉的樣子,也沒辦法忍下心來責備他。
大難不死,就應該有後福。從鏡子裏麵打量著自己秀美而稚嫩的外表,季默很快的又進入了角色,既然上天給自己一次機會,就要好好珍惜,該享受就享受,該揮霍就揮霍!於是惡搞的花樣不斷翻新,層出不窮。
聽到王爺感歎為什麼自己家兒子如此淘氣的時候,季默總會理直氣壯的告訴他:淘氣的孩子才聰明。奶聲奶氣的聲音總會引來王爺一陣狂笑。
為了不是很驚世駭俗的將內心的東西釋放出來,小男孩從小就做足了功夫。王府有幾個師爺,都是曾經王爺征戰四方的智囊團內的核心人物,現在也是在王府內安享晚年。小季默把主意打到他們的頭上。經常蹦到這些人的住處,翻東翻西,要這要那。這幾個師爺,王爺兄弟視之,所以王爺之子,他們也都視若己出。季默有5000多年的文化精粹作後盾,見識比起他們來說隻高不低,常有驚人之語,讓這些人目瞪口呆之餘,驚喜不已。感歎王爺得子如此,當真是可喜可賀。
季默小小年紀就將幾個老頭的箱底本領學了幾層,並且發揚了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常常將幾個老東西問得頭大無比。所以老兄弟幾個遠遠聽到季默奶聲奶氣的叫爺爺就有開溜的欲望。
王爺交友甚廣,而王爺家有個頑皮無比,卻又聰明無比的寶貝疙瘩的消息,也是不脛而走,季默也不知道,小小年紀在京城也算是個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