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做過無數場與健康養生有關的講座,也給很多有健康問題的朋友做過調理,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很多。
實際上,人的很多疾病是有先兆的。但因為相關知識的匱乏,人們有病而不自知,結果病症越來越重,最後發展到無藥可醫。這真是太可惜了。
正因為這樣,我就想把自己曆年來從醫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目的就是讓大家更加了解和熱愛自己的身體。人體也是有“風水”的,了解自身身體的風水,知道哪些環境因素影響了我們的健康,學會從一些小征兆上來判斷我們的髒腑發生了什麼,從而能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生命太短暫了,我們要好好去愛它、去維護它。
有人問,為什麼這本書要將風水與養生結合起來談呢?因為中醫講究陰陽五行的道理,而這也是風水的道理。中國有句俗話叫“醫卜同源”。風水和中醫是易經的兩大分支,它們可是親師兄弟。我是研究中醫的,但是研究得比較雜,易經、內經、風水、手診、麵診、經絡、食療等等,都有所涉獵,發現它們之間都是相通的。這是我將風水和養生聯係起來的一個原因。
大家別以為風水是很玄的東西,其實它就是一門研究人和環境怎麼相處的學問。它和中醫一樣也講五行相生相克、陰陽平衡、天人合一。風水學中也有很多科學的東西,隻不過有很多人打著風水的旗號騙人錢財,壞了風水的名頭。
真正的風水說的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當我們來到青山綠水間,清風徐徐,吹過我們的麵頰時,我們會覺得真美真舒服啊!這就是好風水。相反,當我們麵對嚴寒酷暑、嘈雜的環境,容易感到壓抑,容易生病,這就是壞風水。
中醫養生的目的是為了健康幸福,實際上就是在追求人體好風水,化解壞風水。可見風水和養生有共通之處。
影響健康的風水如果細分,又可以分大風水和小風水。這也是劃分本書宏觀結構的一個角度。大風水是致病之由,而小風水則可以展現出身體疾患的一些早期征兆。
所謂大風水就是周圍的大環境形成的大係統,中醫將其概括為“風、寒、暑、濕、燥、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氣”。在正常情況下,“六氣”的正常運行變化,有利於萬物的生長變化。但如果六氣太過或不及,在人體抵抗力低下時,就能成為致病因素,則稱“六淫”或“六邪”。
我們的身體內,髒腑係統是一個小係統,五髒(肝、心、脾、肺、腎)對應著五行(木、火、土、金、水),這是小風水。當我們身體內的小風水出了問題時,會在我們的身體外部表現出來。比如,人患了膽囊炎或膽結石,鼻梁中下部,可能會出現一橫條暗斑。像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癌症等很多慢性病,還有常見的頸肩腰腿疼,都會在手上、臉上、耳朵、舌頭上表現出很多信息。如果你了解了這個知識,就等於了解了疾病發作前的預兆,對我們治療疾病是大有幫助的。
不管是大風水還是小風水,在這本書裏,我講的主要是科學實用又簡單易學的方法。我提出的風水養生這個概念,重點還在後者,就是養生。在這本書裏,我並沒有用大量的筆墨去講風水方麵既專且深的知識,而主要從風水這個角度切入,介紹了如何規避風、寒、暑、濕、燥、火對人的侵襲和傷害,如何根據手部及頭麵部的細節特征來判斷健康狀況,以及如何根據這些判斷使用正確方法調理疾病。
當然了,無論是大風水還是小風水,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庸之道和平常心才是最好的風水,才是讓你遠離疾病的靈丹妙藥。
現在,工作壓力大,抱怨族非常多,而抱怨會引起疾病,那“不抱怨”就是藥;天冷了,寒風凜冽,那麼禦寒的衣物就是藥;飲食不規律、過飽或過饑,過則為病,你把飲食控製好,“正好”就是藥。再比如,今天大喜或大悲了,那麼,大喜大悲就叫病,是情誌病。很多猝死、腦中風、心梗等疾病,都可能是由過喜過悲引起的,那麼“不喜不悲”“平常心”就是藥。
所以請記住,無論生活中發生了什麼,心的平衡和身的平衡就是好風水、大藥方。
在這裏,我希望每個人從看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不論禍福、貴賤、疾病還是健康,都能有一顆寬容的心,珍惜現在的生活,得到真正的長壽。
李煥平2011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