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緊跟美國想學打“遙控戰爭”
環球瞭望
鑒於無人機已成為重要的軍事資源,印度正將大量精力投入無人機事業,以期強化其在地區乃至全球的軍事影響力。與此同時,竭力拉攏印度的美國也“適時”伸出援手。據《印度教徒報》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計劃本月訪問印度,屆時他可能會宣布一項向印度出售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的協議。外界紛紛猜測,大名鼎鼎的“全球鷹”無人機可能就此落戶印度。
對外軍購隻為“偷師”? 據《印度教徒報》報道,美印兩國有關無人機購銷的談判始於2012年,如今雙方的分歧已逐漸減小。雖然印度國防部對涉及的機型和數量三緘其口,但據知情人士稱,最有可能的機型是RQ-4“全球鷹”無人機。
作為實現“有聲有色大國”戰略的一部分,印度近年來加大戰略偵察與監視領域的投資,對軍用無人機發展更是傾注巨大心血。據英國《簡氏防務評論》報道,早在2006年1月,印度海軍首支無人偵察機中隊——第342“飛行哨兵”航空中隊成立。2011年,在印度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也出現了一支無人機中隊,可對馬六甲海峽至孟加拉灣、安達曼海一帶遼闊水域進行監控。據悉,這兩個中隊使用的無人機是從以色列引進的“蒼鷺”和“搜索者-2”。
根據“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的發展計劃,印度已啟動長航時遠程無人機——“魯斯圖姆-2”的研製工作。印度國防部的消息稱,該項目主要由政府資助,目的是發展出與“全球鷹”媲美的戰略航空偵察平台。有傳言稱,印度之所以考慮引進“全球鷹”,是為了給“魯斯圖姆-2”項目爭取技術外援,這種“軍購換技術”的模式已在印度與俄羅斯的航母、戰鬥機等交易中屢見不鮮。
印軍追求“遙控戰爭” 前印度海軍參謀長蘇裏什·梅赫塔上將指出,根據戰鬥參與者劃分,未來戰爭的發展形態將包括“職業化戰爭”“雇傭兵戰爭”“外包給私人公司的戰爭”“遙控戰爭”等多種形式,其中“遙控戰爭”的主角就是無人機。展望未來,無人機應能實現自主駕駛、自主降落、自主躲避攻擊和自主選擇攻擊目標。
為了達到或者接近上述的目標,印度軍隊和國防科研部門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無人機運動”中。除了“魯斯圖姆-2”無人機研發項目,印軍已列裝了國產“曙光”戰術無人偵察機,它是針對印度陸軍的特定要求開發的。同時,為單兵準備的“淘氣小鳥”微型無人機也進入定型試飛階段。據稱,“淘氣小鳥”可由士兵拋擲起飛,重約2千克,作戰半徑10千米,續航能力90分鍾,配備彩色攝像機或非製冷熱成像儀,已在喜馬拉雅山區進行過測試。
美國防務分析人士認為,今後10年全球用於無人機研究和采購的支出總額可能超過940億美元,其中90億美元用於無人作戰飛機領域,而印度將是“主要玩家”。美國蒂爾信息分析集團主管菲利普·芬尼根認為,印度快速發展軍用無人機將使西方國家在無人機領域的壟斷地位走向終結,並將對地區安全和國際關係產生深遠影響。他表示,在過去的反恐行動中,美國政府信奉一條霸道的原則:“美國可以派這種武裝機器人跨越國界,將‘敵人’置於死地。”如果今後其他國家也如法炮製,美國又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