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2)

“其二。鹽鐵官營。齊地盛產魚鹽。齊地財政甚至富於中央財政,這實在不能放任,誠宜收歸魚鹽經營權,鹽鐵必須朝廷直營,利潤歸朝廷所有,如此才能富國。”

“其三。移民實邊。移中原民眾到邊境,發展邊境經濟,讓邊境要塞最大程度上自給自足,便可減少朝廷支出。同時邊境一旦開戰,朝廷就不用從中原調兵,而可以由邊境守將直接在邊境征集預備兵,一旦有空缺立馬頂替,如此我大漢邊境便可固若金湯,破無可破。”

“其四。……”

……

“其二十五。大力削藩。當今之形式,削藩勢在必行,如若再行拖延,恐怕再難招架啊。對此臣獻上削藩策請陛下禦覽,不知陛下之見如何。”

兩個時辰過去,劉啟絲毫沒有感覺到乏。二十多年,他被告誡最多的便是恪守孝道,祖宗之法不可變。關於富國,關於強兵他知道的太少。他覺得眼前這個人給他了久違的心動。這個晁錯說的完全和之前聽過的大相徑庭,但字字在理。比起之前那些教他四書五經的太子傅,比起後庭隻手遮天隻教他恪守孝道的竇太後,比起前朝野心勃勃城府頗深的老臣。這個晁錯實在是一位很有見地不可多得的良師,他忽然有了決定,起身,款步走下台階。

“先生德才兼備,大漢之棟梁也。朕願拜先生為師。”說完,他拉起龍袍前袂,跪倒在晁錯麵前。身為天子,他完全收斂身上讓人壓迫的霸氣,像一個年未及冠的小生,臉上的誠意讓人不忍拒絕。“師傅在上,請受朕一拜”

天子一跪,晁錯惶恐之極。趕緊說不敢當。

“但是師傅。師傅所言之事,朕……”劉啟停頓良久。“一件也辦不到”

劉啟依舊沒有起身,“先生所言,字字珠璣都是富國強兵的真理,但以我現在的實力,實行起來,個個都如翻越關山般艱難。先生可能有所不知,朝中重臣,家底稍厚的,身後必定富商無數,如果抑商政策推行,勢必在朝野卷起風暴,鹽鐵官營更甚……”

晁錯打斷了劉啟的話,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陛下所言之事,臣下無一不知,臣早已寫好的《強國二十五策》正是因為深知陛下的難處遲遲沒有上交給陛下啊。如今內有竇太後勢力極強,外有各路諸侯虎視眈眈,此時想要推行新政,臣能感受到陛下的迷茫。”

“不。朕從未迷茫。富國強兵勢在必行,誰也無法阻止我。”

“陛下雄心,臣深感佩服但眼前的確時機未到。所謂颶風過崗,百木夭折,伏草唯存。此時強出頭,陛下恐怕身陷囹圄啊。凡事都有輕重緩急,破一而破二,破二而破三,穩紮穩打方可摧枯拉朽。”

“那依老師之間,這破一之處何在?”劉啟看到了希望。

晁錯輕捋胡須“削藩。”

劉啟晁錯相對而視,劉啟腦中閃過之前的種種猶疑,這次忽然明朗。

“謝老師賜教,朕明白了。”

蘇乾一直在一旁觀看,但始終不明白兩個人葫蘆裏賣的什麼藥。覺得天色著實已晚便問道“陛下,已經戌時了,陛下該歇息了”

晁錯知趣“既然如此,臣先告退。”

長安。未央宮。

衣著華貴的女子在桌上引著燭光覽書,明眸巧盼,望眼欲穿,對著竹簡卻掩飾不住內心的失落。

“娘娘。”門外值守的宮女終於來報

女子展露笑顏,開始整理妝容。慢條斯理道“說”

“娘娘,蘇公公說皇上不來了”

女子大驚失色“不來了?去哪了?”

“椒房殿”

“薄巧慧?皇上去找薄巧慧。”王美人的臉上寫滿了狐疑,這兩天宮裏的事真是一件件讓她摸不著頭腦。栗姬見劉濞的人,陛下去找薄巧慧。嗬。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