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穿露臍裝、喊肚子疼的女孩去看醫生,進去就對醫生訴苦道:“大夫,我肚子疼了好幾天了,一開始以為是吃錯什麼東西了,我就從小藥箱裏翻出治療腸胃的藥,可是吃了幾天卻不見好轉。怎麼回事呢?”
看了看女孩這身裝束,詢問了她的病史,原來,入夏以來,她一直這麼穿,辦公室有空調。聽了她的陳述,醫生非常肯定地告訴她:“你這病不是吃出來的,而是穿出來的。”
女孩很納悶,甚至懷疑醫生的身份,她疑惑不解地問:“穿衣服還能穿出病來?”
醫生自信地告訴她:“肚子痛是穿露臍裝受風寒所致,是凍出來的病。”
因為肚臍位於“神闕穴”,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最薄弱部位,穿露臍裝出入有空調的場所,容易受冷熱的刺激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係統疾病。
醫生沒有給她開藥,隻建議她回家穿件長點兒的衣服,女孩謝過醫生,忙不迭地回去換衣服了……
或許有人會辯駁:照您這麼說,人體豈不是很脆弱?
也未必!一般情況下,寒氣進入人體後,如果所承受的寒氣分量不多,同時氣血充足經絡暢通,則很快,身體會將寒氣從表皮受寒的部位運送到排泄通道,鼻腔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透過一兩個噴嚏就排出體外。但是如果受寒的麵積很大,或寒氣長期積累,這時人體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來驅除寒氣,身體必將產生大量的“寒毒”(變質的體液),影響氣血在體內的運行,就會生病。
除了常見的感冒發燒,寒氣過重氣血受阻還會導致疼痛。寒冷會加速神經血管收縮,引起內髒器官痙攣,像是胃痛、腹痛或是生理痛等。
風寒也傷脾胃,容易造成腸胃脹氣,消化不良。很多腸胃疾病都是因寒而生,腸胃就是中醫所講的“脾”,負責掌管全身血流供應,如果腸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營養便無法化成足夠血液提供身體所需,末梢血液循環自然變差。
寒氣積累在肌肉裏,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肌肉僵直、腰酸背痛、形成肩周炎(通常又叫五十肩、凍結肩)、關節炎。
寒氣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侵入到經絡,造成氣滯血瘀,就會影響到氣血的運行,其實這就是中醫理論上的虧虛,能夠誘發反反複複難以治愈的各種病症。比如寒氣在身體中過久,或更大量的寒氣侵入時,會逐漸轉移到肺髒,形成中醫所說的肺虛現象,所謂肺虛就是肺的寒氣太多導致肺功能逐漸減弱。在人體中,肺髒除了擔負我們所熟知的呼吸功能之外,還是身體分布水分到各個部位的主要機構。當寒氣侵入肺髒時,肺髒的能力即隨之下降,身體吸收及處理水分的能力也就跟著下降。這時大多數的水分一進入人體即排出體外,感覺一喝水就想上廁所,小便也多數呈現清澈無味的樣子。由於水分吸收的障礙,使得人體組織裏的水分比例愈來愈少,外表愈來愈瘦,同時皮膚上的光澤也日漸減少,並且愈來愈黑。通常中醫的望診,黑而無光澤的臉色即是肺氣虛弱的表象。隨著肺氣的逐漸虛弱,情緒上也會愈來愈悲觀,很容易就會有忍不住想哭的感覺,就像中醫書上所說的“肺主悲”。
嚴格地說,寒氣侵入人體時,人體隻有外表緩慢地變化,並沒有不舒服的症狀或感覺,多數不舒服的感覺來自寒氣排出的過程。存在於身體不同部位的寒氣排出時,症狀都不一樣,當然應變的對策也就不同。因此,明白了寒氣的原因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正確地處理寒氣的方法。
1.避免淋雨
這是許多浪漫的年輕人喜歡經曆的小說和電影中場景的行為,由於現代年輕人大多晚睡以致氣血普遍不足,身體對於淋雨所侵入的寒氣不容易立即將之驅出,因此也就不會有任何症狀,大多數人也就天真地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強壯,足以經受這麼一點小雨。久而久之麵對這種小雨就完全不在意。
其實這種淋雨會在頭頂和身上其他受寒的部位留下寒氣,經常淋雨的人,頭頂多半會生成一層厚厚軟軟的“脂肪”,這些脂肪就是寒氣物質。等身體哪一天休息夠了,氣血上升就會開始排泄這些寒氣,由於長時間累積了大量的寒氣,身體需要借助不斷地打噴嚏、流鼻水的方式將之排出,這時又會由於頻繁打噴嚏、流鼻水而被醫生認定為過敏性鼻炎。其實很可能由於年輕時貪圖一時的浪漫,卻要耗費許多年甚至大半生來承受過敏性鼻炎的痛苦,實在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