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赦出獄入塵世 機緣巧合進皇宮(1 / 2)

公元1424年五月,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駕崩。太子朱高熾於永樂二十二年八月繼位,並大赦天下。而此時的應天府大牢中,一個女子將會經曆著她人生的巨大變化。這天陽光格外地明媚,樹上的小鳥也在嬉戲打鬧。樹旁就是應天府大牢,裏麵關著許多犯人,有的是自己犯罪,有的則是受牽連入獄。由於新帝登基,許多罪不至死的犯人都受恩出獄,錦玉就是其中一份子。她拎著自己的衣物走出牢房,看到外麵明麗的世界,再想想自己在牢中終年不見日的生活,她痛苦萬分。在獄中,她親眼看見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如何死去,她不知道自己現在一個人該怎麼辦?剛邁出府衙大門,便聽見許多嘈雜聲,隻見一群人擠在府衙的布告牌旁。錦玉大惑,便擠進人群去一探究竟。定睛一看,原來新帝登基,宮中要選妃以及征召宮女。錦玉心想自己正好沒有去處,不如去報名討個運氣。她走到府衙的報名處,見一群人正在排隊,自己也跑到了隊伍裏。過了許久,終於輪到了她。小吏詢問她的名姓以及年齡,並要求她過三日後來核證自己是否被選中。三日之後,錦玉來到府衙的布告牌,看了幾遍,都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她十分疑惑,便去詢問究竟。小吏說她是前朝罪臣之後,按例不被錄用。聽到這裏,她轉身走去,心裏想著連這條路都行不通,看來自己真的被世俗拋棄了。她思想恍惚,完全不在狀態。這時一輛馬車疾駛而來,錦玉應聲倒下。“姑娘,姑娘,你沒事吧!”錦玉似乎聽到有人叫她,但眼睛就是睜不開。“姑娘,醒醒。”“姑娘,醒醒。”錦玉聽到有人在喊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錦玉隻見一個端莊靜嫻,衣裝華美的婦人坐在自己旁邊,她的邊上站著一個俏樣兒的丫鬟。她詢問那婦人自己身在何處。丫鬟回答道:“你在應天皇宮。”錦玉聽罷大驚,細想自己怎會身處皇宮之中,難不成這個貴婦人是宮裏的娘娘,想到這裏,錦玉更加害怕。她慌忙從床上下來,跪在地上大呼“恕罪”“饒命”。這是那個婦人離開座位,將身扶起錦玉。並說道:“我乃當今太子妃胡氏,隨太子來應天府處理遷都事宜,今日在街上不小心將你碰倒,見你昏迷不醒,便將你帶回宮中。你又無罪,何必自責?”錦玉見此,便感謝太子妃不殺之恩。太子妃想到今日馬車行駛還算穩當,不至於撞倒行人,就詢問錦玉是否有心事。錦玉見太子妃如此體貼,又想到自己無人傾訴,便傾出自己心中苦水。她說:“我是前朝罪臣方孝孺之兄方孝聞的孫女,由於叔公忤逆先帝,全族受牽,父親和爺爺相繼死去,我和母親一行人被抓進應天府大牢。那時我剛剛兩歲,就在監獄中度過了二十二年。如今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我因恩被赦,本想進宮為婢,奈何祖上緣故,不得入宮,思想混亂,這才導致如此。”胡氏聽到這裏,不禁潸然淚下。再看看眼前的這個女子,雖居獄中多年,但也難掩其清秀俊麗之貌,便也動了惻隱之心。這天晚上,胡氏照常端些茶水給太子,放置桌上,卻遲遲不肯離去。太子生疑,便詢問是何原因。胡氏便將諸事全盤托出,還有個要收錦玉為貼身丫鬟的念頭。而太子當年也曾為方孝孺的橫死而感到惋惜,又想到一個弱女子又能怎麼樣呢,便答應了胡氏的要求。過了幾日,京師遣人宣旨,命太子長期駐應天府,處理諸路事宜,並安排遷都大策。太子接旨後,怏怏不樂,胡氏上前詢問,太子卻閉口不提。胡氏回到房間後,一直在思考太子為何不開心,但總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時,太子那邊的人又過來說太子今晚在禦書房睡,就不需要太子妃伺候了。錦玉以為太子妃是因此傷心,便上前安慰她。胡氏知道錦玉所說並不是自己心中所想,仍十分困頓,就抱著這個疑惑一直到了入睡為止。第二天,從京師來了一輛馬車,下來的是一個粉豔美麗的女子。錦玉不認識她,便詢問周圍的宮女姐姐。她們說這是太子嬪孫氏,是太子最寵愛的女人,由於她的祖父去世,她回鄉參加葬禮,未和太子一同來應天府。錦玉又問難道不是太子妃最受寵嗎,為何隻是一個偏室。她們說由於太子妃端莊儒雅,不擅房中之事,但太子嬪嫵媚動人,最擅如此。晚上,太子在春和殿為孫氏接風。在宴席上,太子對孫氏的關心明顯多於胡氏,而錦玉這時也對胡氏的地位感到岌岌可危。膳罷,胡氏回宮休息。太子又隨後傳旨留宿春和殿,胡氏表麵看起來很淡然,實則十分傷心。第二天一早,孫氏就來了柔儀殿,表麵上是來請安,實則耀武揚威。胡氏也並不生氣,依然安然說道:“妹妹昨夜侍寢,今早本不必來請安。”孫氏回答道:“姐姐說笑了,姐姐是正室,妹妹是偏室,就算侍寢了,按照宮中禮儀,也該如此。”胡氏笑了笑,忽然說道:“隻顧著說話,忘了給妹妹賜座。妹妹莫要責怪。”“姐姐哪裏的話,不過妹妹還有瑣事處理,就先告辭了。”隨即轉身就走。錦玉見孫氏對太子妃如此無禮,便感到十分氣憤,奈何自己隻是一個卑賤的奴婢,什麼也做不了。她就對太子妃說:“娘娘,您是正室,她隻是一個偏室,您又何苦讓著她?”胡氏回答道:“她與我同是宮中妃嬪,本應和睦共處,況且她是太子寵愛的人,我如果跟她過不去,不就是跟太子過不去嗎?就忍忍算了。”錦玉感歎太子妃的大度,但也痛恨孫氏的跋扈。轉眼冬至就要到了,按照禮俗,晚輩要向長輩敬茶,並要一起去宗廟敬告祖先,磕拜社稷之神。而皇家禮俗就更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