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金融在秦皇島科技自主創新中的促進作用
發展戰略
作者:姚玉珍
【摘要】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秦皇島市科技自主創新的現狀及存在問題,並從建立政府、銀行、企業聯動的投融資新機製;完善和優化科技自主創新的銀行間接融資服務體係;構建多層次的科技自主創新直接融資服務體係等方麵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金融支持;科技;自主創新
2010年初,秦皇島市召開了“建設創新型城市動員暨科技工作會議”,拉開了建設創新型城市序幕,力爭到2015年初步建成創新型城市,而科技創新是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而發展科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要有資金作為保障。
一、現狀分析
近年來,秦皇島市科技企業表現活躍,中小企業已成為經濟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主動力。據統計,2009年全市共有科技企業309家,占比11.37%,共實現產值215.24億元,占比22.72%,其產出效率是普通企業的兩倍。
(一)政策引導,方式多樣,促進科技與金融相結合
近年來,為了鼓勵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秦皇島市政府陸續出台一係列政策文件,為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保駕護航。在方式上,通過設立不同類型的財政專項資金,積極落實貸款政策,加大財政與信貸資金支持力度,不斷創新科技金融服務,為全市科技企業自主創新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二)R&D的資金投入不斷增加
R&D是科技活動的核心,也是科技活動中最富有創新性的部分。2009年,全市R&D科研經費總投入為7.12億元,GDP877億元,R&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為0.89%,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1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
(三)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2010年全市銀行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的貸款總額為4055萬元。各金融機構針對科技企業的產權性質和業務特點,采取靈活的抵押擔保方式,大力推進金融產品創新,積極開辦專利權質押貸款,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專項金融服務。努力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促進專利技術商用化和產業化。
二、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信貸政策與科技企業特點不相適應
科技企業投入大,運行周期長,風險高,他們雖然擁有知識產權或非專利技術,但這些產權或技術評估難,流轉難,而銀行信貸運行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等特點決定了企業貸款必須有抵押擔保物,兩者不相適應。
近年來,秦皇島銀行貸款在科技投入中的總額雖逐年增加,但所占比例卻持續下降。2010年全市銀行對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的貸款總額不到全部貸款的0.05%,隻占企業貸款需求的5%,金融資金支持與企業實際需求差距甚遠。
(二)缺乏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自主創新融資渠道
秦皇島市企業的融資渠道基本為政府撥款或投資、銀行貸款、民間融資以及風險投資等。渠道單一,門檻和成本過高,手續過於繁瑣,甚至超出企業承受能力。從近幾年情況看,每年用於科技創新的經費大約在200~300萬元,遠遠不能滿足科技企業的資金需求,結果不僅僅是貸款難,而且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都比較難。
(三)缺乏健全配套的政策扶持機製
首先,是自主創新融資的製度保障還不到位。目前還比較缺乏鼓勵創新行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及配套優惠政策,創新投資市場體係不健全,創新項目推廣及中介服務少,創新項目評估水平不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