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醫學數千年來對民眾的健康福祉與社會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樣,在世界各國的傳統醫學中,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運用及經驗總結上,中醫也都是獨樹一幟,無可比擬的。
幾千年來,中醫靠自己獨特的診療手段,在預防和治療女性疾病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直到現在,古老而神奇的中醫依然魅力不倒。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所說:“人體科學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到中醫的道路上來。21世紀醫學的主宰者是中醫中藥。”
健康是女人生存和生活的基石,是生命的源泉。失去了健康,女人就像枯萎的花兒一樣,黯然無色。可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及工作的壓力,已經使不少女人失去了往日的青春靚麗和激情四射,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疾病纏身、未老先衰……已經成為很多女性的典型症狀。
工作的繁忙、緊張、焦慮和心理高壓的困擾,加之伴隨一生的經帶胎產,使她們的身體備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壓力而每況愈下,甚至常常被擊倒。已有不少正處青春年華和事業輝煌的女性精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2003年12月30日,香港著名演員梅豔芳在香港養和醫院因為患子宮頸癌引起的肺功能失調而不幸病逝。終年40歲。
2005年8月18日,知名演員高秀敏逝世。“等到秋風盡,秋葉落成堆,陪你一起枯萎也無悔……”高秀敏的走讓喜歡她的人心比秋意涼。
2006年4月3日晚間,台灣老牌演員葉淑雯投海自殺身亡,享年63歲。據說葉雯生前身體狀況不好,曾罹患子宮頸癌、抑鬱症,懷疑自殺原因也可能是因為精神抑鬱引起。
2007年5月13日,從隱遁佛門到回歸塵土,林妹妹陳曉旭因乳腺癌香消玉殞,繼2月23日剃度,在眾人的吃驚和關心下走完了生命中最後的80天。
……
一個個如花的生命就像劃過夜空的流星,溘然早逝,這折射出社會轉型期女人的健康危機。關注女性健康再也不是個人問題,而是一個全社會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
女人的健康應該重在養生,將自己的健康意識寓於生活的方方麵麵、點點滴滴,時時刻刻保持警覺,在提高生命力和免疫力的過程中,將侵襲自己生命的病菌消滅得一幹二淨。
將健康隱患消弭於未萌之前,其實一直是中醫的養生觀。中醫是非常生活化的醫學,隻不過中醫的很多東西有的已經滲入到我們的血液中,讓我們覺察不出來了。比如被蚊子咬了抹點蘆薈,腳不舒服做做足療,這些都是中醫應用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
中醫強調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養生觀。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所以中醫強調養生的方法要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做適當的調整。中醫強調陰陽平衡的健康觀。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
此外,中醫裏的辨證論治、陰陽五行、子午流注、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等,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本書融合了中國上下五千年女性養生的方法,集中了70餘位古今中醫名家的養生經驗,給現代女性最具體、最實用的健康提醒。為了增強可讀性與趣味性,讓中醫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服務,編者運用了大量有趣的故事、生動的事例以及各種形象的比喻。此外本書編著頗多新意,既做到了把傳統養生理論方法與現代養生科學成果相結合,又抓住最主要的養生方法予以闡述,突出重點,闡述清晰。同時本書還吸納了許多現代非藥物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資料翔實,文字深入淺出,是一本集實用性與可讀性於一體的書籍。
我們衷心希望能夠通過此書將中醫的健康觀念與保健思想傳達給每個追求健康的女性,須知,養生是人類之需、社會之需,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以養生,隻要掌握科學的養生方法,就可做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