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富:“聽起來不錯,但這個有啥用啊?”
夜無聲:“用處多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碰到一個老奶奶摔倒了,是扶呢還是不扶?扶還是不扶?扶還是不扶?好糾結啊。如果把問題上升一個層次,先問一下自己要做個什麼人吧?你要做好人,那就扶吧!”
劉俊:“哎,現在這社會光做好人還不夠,要做一個有智慧的好人才行!要一邊扶一邊錄下來。否則可能扶不起啊!”
夜無聲:“自己被一件事情困擾時,也可以按由低至高跟著理解層次搜索問題的根源,進而思考解決方案。當一個人覺得有困難時,我們若能夠找出困難在那一個層次的話,便能更快,更有效地助他找出解決辦法。一個低層次的問題,在更高層次裏更容易找到解決方法。引導朋友或屬下處理困難時,亦可以運用理解層次,去找出問題所在。另外做人生的規劃的時候,可以跟著理解層次的次序由高層往低做,失敗的規劃則是從低到高。越自主的人注越重要高層次,越苦逼的人越注生低層次。如果環境對最重要,那你的人生就很苦逼了,因為環境不是你能掌控的嘛!
看個例子:
小明與女朋友分手,失戀了。經與其溝通,了解到他的理解層次重要性就是環境最重要,各層情況為:
1、環境:身邊的朋友都是成雙成對的,父母經常過問他的結婚打算;
2、行為:睡覺,經常上網,抽煙,閉門不出;
3、能力:除了在家,什麼也幹不了;
4、信念/價值觀:現在孤苦伶仃單身一人,將來也不會有人喜歡;
5、身份:一個失戀者;
6、靈性:一個無法為他人做出貢獻的人。
小明的心中下三層很重要,而由下三層也導致了他上三層的形成。如果要開導解決小明的問題,不僅需要調整他的觀念,還要讓小明認識並調整理解層次,把上三層先建好,調整後為:
1、靈性:一棵小草都能裝點世界,何況一個人;
2、身份:一個挑戰者,一個擁有很長一段人生的年輕人;
3、信念/價值觀:為將來能得到更好生活做準備;
4、能力:不斷培養相關的能力;
5、行動:學習相關知識,加強行動力;
6、環境:多接觸人群,擴大交際圈,多與父母溝通。
這裏可以看到,一個身份的認同改變了,那接下來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所以啊,理解層次應用很廣,除了用它來處理問題和規劃人生之外,還可以用在很多的地方,比如看書和學習也可以用理解層次來協助。看書,利用理解層次可以倍速提高閱讀效率。先看看作者定位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再看這本書所闡述的重要信念是什麼?再看作者強調的價值觀是什麼?再看有沒有講技巧的訓練(培養能力)。你看書,自己的身份定位又是什麼?你為什麼看這本書?明確目的。拿起一本書,翻一下目錄和大概,一看整本書都在講下三層的東西,則閱讀的價值就不大了
所以理解層次可以作為一個定位器。用在解決問題上,可以快速定位問題所在。用在分析問題上,可以快速抓住關鍵點。用在學習提高上,可以快速吸收精華。
下麵,大家看下馬雲的這個演講。(夜無聲讓劉俊給每人發了一份資料,是2104年馬雲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演講稿)我不知道馬雲有沒有學過NLP,但這個演講內容很NLP。比如他講:第一個Win,是客戶Win,你做任何事情,客戶首先要贏,第二個Win,合作夥伴一定要贏,第三你要贏。三個W,你少一個W,找不到這個網頁,三個贏,你少中間任何一個贏,這個生意沒法做下去。這不正是NLP的三贏嘛。結合文字,思考一下馬雲之所以有今天,他的格局在站在理解層次的哪一層?看一下馬雲話分別是哪個層?
靈性層:你為其他人做些什麼?
身份層: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信念層:事情應該是怎麼樣的
這篇文章與NLP相關的知識點有30個以上,看看大家的眼力如何?能看出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