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弗裏·摩爾:如何成就偉大公司
商界論壇
作者:謝祥
從上世紀40年代以來,偉大公司都是以組織結構、市場戰略、營銷目標取勝於競爭對手,但在移動互聯網經濟時代,創新成為驅動企業成長的最大動力,如蘋果、穀歌和阿裏巴巴,這些以創造力驅動的企業在組織結構和企業規模上不及沃爾瑪、通用汽車,但是盈利目標和累計增長率卻遙遙領先。
創新領域的三個體係架構
《公司進化論》是一本關於如何在持續創新時代贏得市場、並成為一家偉大公司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傑弗裏·摩爾認為,“顧客購買是一種稀缺資源的競爭,從而帶來刺激創新的渴望,這種創新偏好形成自然選擇機製,導致適者生存,隨著時間推移,企業隻有不斷進化競爭力,才能避免遭到淘汰”。對於那些沒有進化能力的企業,在市場衰退期則走向沒落!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即基本模型、創新管理和慣性管理,這三者之間呈連貫遞進關係,因此本書強調連貫性的邏輯思維。本書首先提到創新領域的三個體係架構,這就是創新的基本模型,即創新的經濟效應、創新的品類特性和商業架構。
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
選擇創新戰略
最重要的是第二部分,作者利用100多個高科技企業的真實案例說明如何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選擇正確的創新戰略。作者認為,有三種因素決定企業如何選擇創新戰略,即核心能力(企業可利用的優勢)、競爭分析(企業所麵臨的機會和威脅)、品類成熟度,其中品類成熟度是每個企業所麵臨的難題。企業創新的關鍵在於“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針對某類特定的市場產品,將主要精力放在選定的創新類型上,這樣我們才能超越競爭對手,未來的顧客和合作夥伴才會選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在成長型市場中,企業處於產品領先區域,此時采取四種創新戰略:顛覆性創新,一種是針對複雜係統模式的技術創新,另一種是針對規模化運營模式的商業模式創新;應用性創新,利用市場存在的產品,對它的某個或某些方麵創新,是一種以滿足顧客為中心的創新形式;產品創新,與應用性創新相反,產品創新是在現有市場推出全新產品;平台創新,用抽象層掩蓋原有係統的複雜性,為停滯不前的市場重新注入活力,此時注意把握合作、關係網絡和願景三種核心競爭力。傑弗裏·摩爾還強調,在成長型市場中進行創新,必須隻能聚焦一種創新類型。
在成熟型市場中,複雜係統模式和規模化運營模式在親近客戶區域與卓越運營區域兩個區域的側重點都不一致。主要有四種創新方式,即產品線延伸創新、增強型創新、營銷創新、體驗式創新。卓越運營理論增加客戶能接觸的產品和服務表麵價值的同時,精簡基礎部件資源投入。從最初產品到價值轉移,分為四個類型的創新,即價值工程創新、集成創新、流程創新、價值轉移創新。
在衰退型市場,公司績效明顯下降,此時管理層應該做的是讓公司業務脫離這一品類,重新尋找一片新的處女地。在這一階段,最基本的選擇是革新或采取盈利並推出的策略。革新創新就是開發一個新的品類,尋找新的目標客戶、新的市場需求、新的產品、新的價值鏈,一切都從零開始。有機創新是為新的目標品類生產產品的內部化手段,並購創新是從外部解決效益低下的事實。
《公司進化論》一書總體上邏輯緊密、思維明晰、體係完整。對於高科技行業創業者來說,首先,要區分自己是哪種創新類型;其次,要認識成長型市場的特點;再次,如何在成熟型市場中選擇創新策略;最後,如何在衰退型市場中從外圍提取資源用於核心。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