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排成一個縱隊,不要加塞或並排走”
進入登機通道時,引導員不停的在門口大喊。
通道並不狹小,但卻被護欄隔成很窄的小道,僅能供一個人勉強通過。
“都跟緊了,通道裏不要大聲喧嘩!”
通道裏的引導員不斷用喇叭喊著。
“好麻煩啊,這得走到什麼時候啊,一會又想去洗手間了可怎麼辦...”
“沒辦法啊,誰叫這麼多人都擠一起了”
“也不知那宇航飛船能坐多少人,真懷疑能裝下這麼多嗎?”
“到那看嘍,還能怎麼著”
“草,也是,車到山前必有路嗎”
通道很長,估計得走了有1公裏多,才進到一個比較寬闊的大廳裏,但依然被護欄隔成蛇形。
“按順序穿戴護具、打針、領取背囊,然後可以去最後一次洗手間,最後在出口處集合,千萬不要四處走動!”
大廳裏也有引導員在指揮。
護具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一套護膝、護肘、手套、硬殼背心和頭盔,也不用自己穿,幾名工作人員一擁而上幾下就穿戴好了。
打針則是因為目前所用的常規適應劑是需要身體有一定適應性的,所以要分多次打針。這次打針和之前不同,是直接將針管紮進宇航服袖子上特意預留的孔裏,不知是何用意。
背囊也是白色的流線型硬殼樣式,是在緊急情況下用以呼吸和自救的,有兩根導管分別連著頭盔和宇航服的後背。
郭子威在洗手間門口拿著背囊和頭盔,等馬伊娜出來後才一起朝出口走去。
“請穿戴好裝備,通過檢測後才能進去!”
幾名工作人員擁上來。
因為接口都是鎖扣式的,很容易穿脫,兩人很快就整理好了身上裝備。
“氣密性Check”
一名工作人員拿著像是手持氣泵的工具,對著剛才打針時在製服上開的孔洞按下去,郭子威瞬間感覺宇航服裏充滿涼颼颼的氣息。
嘀——
“氣密性OK”
拿開氣泵後,另一名工作人員在孔洞上按了個黑色的小金屬扣,像是在堵眼。
“這個不用管它,別使勁摳就行,記住了嗎?”
“嗯,好的”
“背囊壓力Check”
“空調自動調節Check”
又一名人員站在郭子威身後檢查背囊。
“頭燈Check”
“身份識別Check”
“護目鏡Check”
“無線通訊Check”
“手臂操作板Check”
...
在通過了一係列繁瑣的檢查後,終於能夠繼續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