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到腳論健康,由裏到外健體魄。
指手畫腳做運動,休養生息養精神。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黃帝內經》“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惑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我們的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認真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我國中醫學十分重視預防保健,通過精神調養、食療藥膳、養生功法等等整體綜合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長生命的目的。人與自然密切相關,要適應外在環境。人體內在環境必須要統一,這就要求五髒六腑機能互相聯係,以互相製約,保持相對平衡和協調。人體正氣來源於五髒,五髒堅強,血氣充實,衛外固密,外邪無從侵入,疾病則不發生,健康則有保證。
中醫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中醫在給人治病時,總是根據“有諸內,必形諸於外”,故“視其外應,以知其內髒,則知所病矣”。也就是所謂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個部位出問題了,其他部位也無法正常地工作。所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隻是片麵的、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隻有結合傳統中醫文化從“頭”到“腳”,調理情致、按摩髒腑、治內養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養生之道。
現代人總是追求新鮮時尚的生活,對生命的認知、對生活的感悟、對健康的追求都進入了誤區,所以,導致了未老先衰的悲劇。養生保健其實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隻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隻要你能堅持,就能獲得健康和幸福。平時生活中多關注一下自己:早晨起床後喝水了嗎?晚上睡覺前泡腳了嗎?吃飯定時、清淡了嗎?……很多很多細節都需要你貫徹到生活中去,你好好地遵循身體的節律而養護它,它就會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為你服務,毫不懈怠。如果你稍微不用心,它就會罷工或者永遠停止工作了。
隻要我們力求改變,做自己的心靈天使,做自己身體的守護神,從頭到腳,對每個部位、每個器官都給予細心的嗬護,隨自然變化而攝養,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真正活到天年。
本書,糅合了現代養生觀念的精華,又有新的突破,從全新的角度詮釋了養生保健的內涵和實踐,更具有實用性和可讀性。
本書較之其他同類書具有如下特點:
·圖文並茂。書中配有大量的有指導意義的圖片,不僅視覺美觀,更便於讀者理解和運用。
·通俗易懂。在文字上盡量避免使用艱澀難懂的文言文,而是運用大量的比喻和生活化的語言,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養生保健的真諦。
·深刻實用。從日常生活入手講道理,並提供有效的方法。講理論的地方,我們力求講得深入透徹,而不是浮於表麵;講實踐的地方,我們力求講得簡單有效,真正讓你感受到中醫養生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