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辨證施治,本草食療要對症(1)(3 / 3)

痰濕體質的人宜食味淡、性溫平之食物,如薏苡仁、茼蒿、洋蔥、白蘿卜、薤白、香菜、生薑等,不要吃豌豆、南瓜等食物。

菊花苡仁粥

材料:枇杷葉9克,菊花6克,薏苡仁30克,大米50克。

做法:將枇杷葉和菊花藥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薏苡仁、大米和適量水,煮粥服用。

活血化淤祛淤血:淤血體質的食療原則

有些人身體較瘦,頭發易脫落、膚色暗沉、唇色暗紫、舌呈紫色或有淤斑、眼眶黯黑、脈象細弱。這種類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紀未到就已出現老人斑,有些則常有身上某部分感到疼痛,如女性生理期時容易痛經,此種疼痛在夜晚會更加嚴重。

這種人屬於淤血體質,主要原因是血行遲緩不暢,多半因情誌長期抑鬱,或久居寒冷地區,以及髒腑功能失調所造成。

淤血體質的人,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不要吃過度寒涼的食物,如冰品、西瓜、冬瓜、絲瓜、大白菜等。

此外,保持好心情和適當的運動也是不可少的。

《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破血散血方:

1.赤小豆、米醋、黃麻根用煎服。

2.韭汁飲服。

3.蔥汁、萊菔、生薑、幹薑水煎服。

4.山楂、荷葉、藕、蜀椒水煎服。

5.使用魚鱗或鱉甲。

滋陰降火平陽盛:陽盛體質的食療原則

有些人形體壯實,麵赤煩躁,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口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熏臭。如果病了則易出現高熱、脈洪數有力、口渴、喜冷飲等症。這種人屬於陽盛體質。

李時珍認為,陽盛體質的人,應多吃滋陰降火、清淡的食物,平時應忌辣椒、薑、蔥等辛辣食物,適宜食用芹菜、菠菜、油菜、黃花菜、生菜、絲瓜、黃瓜、蘆筍、百合、荸薺、番茄、苜蓿、葫蘆、苦瓜、蓮藕;適宜吃的肉食有鴨肉、兔肉、牡蠣、蟹、蚌等;適宜吃的水果有梨、李子、枇杷、柿子、香蕉、西瓜、柚子、柑、橙子、甜瓜、羅漢果、楊桃、芒果、草莓。

由於酒性辛熱上行,因此陽盛之人切勿酗酒。陽盛體質的人多見於男士,但如果女性發現自己有上述特征,也應引起注意。

銀葉紅棗綠豆湯

材料:幹銀杏葉15克,紅棗10個,綠豆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將銀杏葉洗淨切碎,紅棗用溫水浸泡片刻洗淨,綠豆除去雜質洗淨濾幹。

2.將銀杏葉倒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燒開,等20分鍾後,將銀杏葉撈出,留湯。

3.將紅棗、綠豆一起倒入沙鍋內煮,如果水不夠可中途加水。

4.等紅棗、綠豆滾熱後,加糖後即可服。

通血行氣解氣鬱:氣鬱體質的治療原則

前麵我們講了幾種體質的食療調養方法,在本節,我們將介紹氣鬱體質。這種體質的人形體消瘦或偏胖,麵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鬱寡歡,胸悶不舒,喜歎息,舌淡紅,苔白,脈弦。如果生病了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噯氣;或腹痛腸鳴,大便瀉痢不爽;或氣上衝逆,頭痛眩暈。

氣鬱體質的人一般性格內向,神情常處於抑鬱狀態,因此這種人應主動“找樂”。在飲食調理方麵可少量飲酒,以通利血脈,提高情緒。李時珍認為,氣鬱的人應多吃一些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香櫞、蕎麥、韭菜、大蒜、高粱、豌豆等,以及一些活氣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醋也可多吃一些,山楂粥、花生粥也頗為相宜。忌食辛辣、咖啡、濃茶等刺激品,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

麥大棗粥

材料:小麥50克,大棗10枚,甘草15克。

做法:先煎甘草,去渣,後入小麥及大棗,煮粥。空腹服用。

百合蓮子湯

原料:幹百合100克,幹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將百合浸泡一夜後,衝洗幹淨。蓮子浸泡4小時,衝洗幹淨。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沸後,加入冰糖,改用文火繼續煮40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