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血虛怕冷,氣虛怕餓”。血少的人容易發冷,而氣虛的人容易餓,總想著吃。針對這種食欲旺盛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補氣。熟知《本草綱目》的人都知道,其中最推崇的補氣本草之一就是黃芪。黃芪性溫,最能益氣壯骨,被稱為“補藥之長”。用十幾片黃芪泡水喝,每晚少吃飯,用10顆桂圓、10枚紅棗。這個紅棗是炒黑的棗,煮水泡上喝,不至於因為晚上吃得少了而感到餓,同時紅棗和桂圓又補了氣血。另外,平時要多吃海蝦,這也是補氣、補腎最好的方法。當把氣補足後,就會發現飯量能很好地控製了,不會老是覺得餓了。堅持一段時間,體重就會逐漸下降。
對於那些吃得少,也不容易餓的胖人來說,發胖是因為血虛,平時要多吃鱔魚、黑米粥、海蝦,同時多吃牛肉,自然就會有勁。氣血補足了,肥胖的贅肉自然就消失了。
另外,用按摩的方法也可以減肥,每天早上醒來後將手臂內側的肺經來回慢慢搓100下,再搓大腿上的胃經和脾經各50下,能有效地促進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並能促進排便,及時排出身體內的毒素與廢物。中午的時候搓手臂內側的心經,慢慢來回上下地搓100次,然後再在腰部腎腧穴搓100下,因為中午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這時是補腎、強腎的最好時機。晚上臨睡前在手臂外側中間的三焦經上來回搓100下,能有效地緩解全身各個髒器的疲勞,使睡眠質量提高,好的睡眠也是人體補血的關鍵。
所以,虛胖的人不妨試試用補的方法來減肥,在控製食量的基礎上,吃那些對症的食物,平時再輔之以按摩和運動,堅持下去既能減輕體重,又保持健康。
過敏體質的人,別讓寒性食物傷了你
《本草綱目》裏說,寒性食物有助於清火、解毒,可用來輔助治療火熱病症。所以麵紅目赤、狂燥妄動、頸項強直、口舌糜爛、牙齦腫痛、口幹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數的等實火病症,都可以選用一些寒性食物,有助於清火祛病。
我們都知道,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寒性食物。其實,還有一種人群也不適合寒性食物,那就是過敏性體質的人。李先生有過敏性鼻炎,他的一個老朋友給他從外地帶了一箱獼猴桃,他多吃了一些。結果早上一起床,不停打噴嚏及流鼻水,渾身不適,鼻炎又犯了。而讓他犯病的原因,就是他吃的那些獼猴桃。
《本草綱目》記載獼猴桃性味甘酸而寒,是典型的寒性食物。中醫曾經做過一個寒性食物對過敏性體質者的影響的研究。通過對197名患者的觀察,發現涼寒性食物吃太多的人,體內過敏免疫球蛋白數值都會比較高,鼻炎狀況也相對比較嚴重。由此說明,過敏性體質要慎用寒性食物。
《本草綱目》中常見的寒性食物有苦瓜、番茄、荸薺、菱肉、百合、藕、竹筍、魚腥草、馬齒莧、蕨菜、薺菜、香椿、蓴菜、黑魚、鯉魚、河蟹、泥螺、海帶、紫菜、田螺、河蚌、蛤蜊、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如果你是過敏性鼻炎患者,或者屬於過敏性體質,經常出現一些過敏性反應,就一定要少吃或者忌吃這些寒性食物。
過敏性體質者想改善體質,可以多吃雞和鴨等溫補類食物,水果像龍眼、荔枝等,都對過敏性鼻炎患者有滋補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