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袁業國:我們彭水旅遊這些年(4)(1 / 1)

高端對話

文+陳石

蚩尤九黎城也不可不去,它位於縣新城區東南角,距離老城區約2公裏,居烏江左岸。旅遊景區分蚩尤九黎城、縣遊客集散中心和蚩尤部落三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包括東西南北四城門、椎牛場、玄水景觀、百苗文化長廊、九黎部落、北鬥七星(景觀亭)、魁星樓、神問台、蚩尤廟、九黎宮、地下迷宮、苗王故居、苗王府、校場壩、點將台、將軍柱等建築、景點。它集苗族文化、旅遊景區、遊客接待於一體,正在打造以“苗王神宮,九黎聖殿;苗族聖地,風情家園”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品牌。

然後是鞍子苗寨民族風情園,是鑲嵌在烏江畫廊風景區眾多旅遊景點之中的一顆明珠,建設中的鞍子苗寨位於鞍子鄉大池村一組,苗寨後山有大片怪異奇特的石林與天然洞穴連成一片。鞍子苗寨將建設1300平方米盤歌堂、800平方米歌舞廣場、環寨公路2公裏、步遊道5公裏,還將建設500米的苗族風情街及相關配套設施。屆時,遊客到鞍子苗寨,可以品味苗山、苗嶺、苗民居的曆史文化,也可以體驗苗寨獨特的民族風情,還可以攀石磨、走石林、遊雲盤、逛神皇岍等景點。

住苗寨、行苗禮、習苗俗、唱苗歌、跳苗舞,彭水的苗鄉遠近聞名,但彭水還有以鹽丹為內核的黔中文化,幾千年的鹽業開發史,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鬱山文化,從煮鹽、采丹開始聚集人口,開發地方產業,到疏通水道運輸,便是鬱山地區文化的特點,古老的苗族先民在這裏吸水熬鹽,采礦煉丹,誕育了輝煌的“鹽丹文化”。並逐漸形成了一整套鹽井挖掘、保護,鹵水采集、提煉,鹽水濃縮、蒸煮,食鹽包裝、運輸的獨特技術和煉丹工藝,製鹽煉丹工具製造技術和鹽泉保健功能研究,同時也為鬱山的經濟帶來了較大發展。

因曆史久遠,鹽廠關閉,有些景區已經風化,如今彭水將對其修複。同時,鬱山鎮的其他旅遊項目也將在規劃設計中。修複項目預計到2015年將全麵完成。

作為千年黔中首府的鬱山,群山相依,三水環繞,鹽丹文化源遠流長,流放文化神秘傳奇,羈縻文化異彩紛呈,城鎮文化獨具特色,飲食文化匠心獨具,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文物古跡種類繁多,為打造“武陵傳奇,鹽丹古鎮,大唐遺夢,世界鹽浴”文化旅遊品牌創造了條件。

我們打算主要對漢代的10口鹽井和唐代的3口鹽井進行修複,讓鹽廠重新運作起來,此次鹽井和鹽廠修複過後,將不隻是簡單的生產加工,還會將其與旅遊結合起來發展,讓遊客既可觀賞製鹽的過程,又可以自己動手實際操作。此外,該縣還將對現存於鬱山鎮朱砂村朱砂窩的3口采礦洞進行保護,讓遊客感受古老的煉丹文化。

完善後的旅遊區將以鬱山鎮區為中心,沿鬱江鎮區段和中清河、後照河河穀延展,以山脊線為界,規劃總麵積約15平方公裏。規劃實行“一心一軸五片”空間布局,圍繞古鎮風情體驗區“一心”和鬱江生態景觀軸,重點建設接待中心及鬱山新城、武陵外傳遊覽區、鹽丹文化展示區、太子灘曆史文化體驗區及後照河峽穀觀光區,創建一個集休閑、民俗體驗、觀光、宗教活動於一體的大武陵傳奇主題休閑體驗第一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