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地理

文+落落

我理想中的宵夜,首先是夠熱鬧,最好旁邊有群嘰嘰喳喳的親密好友。然後是不要太貴,但是口味一定很讚,還得是本土的特色小食店。如果這個店的老板剛好是個有意思的人,那麼這頓宵夜幾乎堪稱完美。

在彭水,能稱得上“享受宵夜”的地方並沒有多大選擇,不是說這裏的宵夜乏善可陳,而是幾乎隻有一家燒烤店“獨領風騷”。這家已經開了二十多年位於河堡街的燒烤店,從出租車司機到隨便馬路上一個路人,說到“陳洪”燒烤,基本沒有一個不知道的,絕對是彭水小城宵夜界的一道傳奇。

毋庸置疑,陳洪,是燒烤店老板的大名。見到他的一瞬間,讓人不得不驚呼:“達叔,你怎麼會在這裏。”老板幹瞪著眼睛,無奈地看著我們,“為什麼每個第一次來我這裏的人都要問這句話?”這確實不能怪食客,因為陳老板長得太像香港演員吳孟達了,從神似到形似,活脫脫就是周星馳電影裏麵那位插科打諢的“達叔”。

“達叔”招呼我們坐下。“重慶的?吃些什麼?”話音未落,“達叔”就自顧自地為我們作了主張,“嚐嚐三香、都卷子,再來點鹵菜,其他的你們自己去看。”都卷子?三香?我們有些迷茫,這都是些什麼啊?

“彭水特色,重慶絕對沒有。至於鹵菜,不是我說,吃過沒有說不好的。”“達叔”拍胸脯保證。不一會,鹵菜上桌了,切得大塊的牛肉和肚子,味道果然有些特色,鹵味中帶著一股辣味,但又不是平時吃的香辣,而是甜辣。“達叔,這裏麵都放了些什麼啊?”我們問。

“祖傳秘方,拒不透露。”他反問,“味道可以吧?”

“有些辣。”我們開玩笑,“重慶人還說辣?”達叔一臉不信。

一會兒功夫,其他燒烤也上了桌。一看,都卷子原來是類似麵團的東西,咬在嘴裏糯糯的,又有些粗糧餅子的感覺。而三香則有些像火腿腸,不過顏色黃黃的,口感中有肉、有蛋,雖然也有澱粉味道,不過比起火腿腸的味道,明顯更可口。

聽到我們的誇讚,“達叔”露出了一副“信我的推薦沒錯吧”的神情,熱情地介紹起這兩道彭水的名菜來。我們這才知道,都卷子原來就是蕨根粉。把團成團的蕨根粉用水化開調勻,然後在文火燒燙的鍋裏塗點菜油,和水在鍋裏烙製成片,卷成條就成了都卷子。一般來說,吃都卷子先要在蒸籠裏蒸熱,然後加入醬油、醋、花椒麵、辣椒麵、味精、薑末水、蒜末水、蔥花等作料,像涼麵一樣拌著吃。而做成燒烤,還真是“達叔”的原創。

另一道三香則是彭水鬱山古鎮的特色。把精瘦肉切碎,加入澱粉、雞蛋、適量花椒、大蒜、生薑,拌勻捏成條狀,上籠蒸熟就成了三香。說到這裏“達叔”有些得意,再聊了片刻,我們才知道,原來“達叔”就是鬱山人,這讓他很是有底氣。“從來沒有一個人覺得我的三香不正宗。”就這樣,我們吃著三香喝著啤酒,和“達叔”東拉西扯地閑聊,這頓宵夜吃得相當愉快。

“下次來彭水的時候,要搞快點哦,再過兩年,我就不做燒烤。”臨走時,“達叔”告訴我們。

“那你準備幹什麼?”我們有些好奇。

“存夠了錢,當然是去旅行。”他回答得理所當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