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攻略
文+辛木
在彭水鬱山,循著烏江、中清河大大小小的鹽業遺址一路走過去,可以找到一條河流湍急、險灘密布的小河——後照河。每年夏季,驢友們會從各地驅車而來,紮營後照河龍洞峽,輕度遊的玩家避暑、燒烤、垂釣,重口味的驢友則繩降、探洞、潛水。上遊溯溪,下遊漂流,這條大山中的小河,如今已成為重慶戶外愛好者的“必遊聖地”。
線路:重慶-彭水-鬱山-後照河
參與人數:5人
方式:繩降+探洞+深潭潛水
曆時:2天
路程:11公裏
線路背景:後照河源頭位於黔江縣西泡鄉,一路直通彭水鬱山鎮,因小河沿岸製鹽所用的諸多土灶而得名。河流沿線屬喀斯特地貌,由於尚未被開發,原始風貌保存完好。沿河植被茂密,溪水清澈涼爽,還有溶洞可探尋。特別是龍洞峽,其風光獨具特色,溪流穿洞而過,涼爽無比。
難度指數:★★★★★
強度指數:★★★
風光指數:★★★★
繩降:空中擰麻花的雜技表演
早上5點,我們一行五人早早從重慶出發,一路狂飆200餘公裏,中午前就到了彭水鬱山,由於此次出行意在“野遊”,也就沒在古鎮的人文景點多待,幾根鬱山三香下肚,便立即開始了“野遊”的第一個節目:繩降。
本打算在後照河中部的峭壁下降,但領隊魏老大嫌不過癮,執意要向當地人打聽哪兒的山最高最陡,鬱山人民再三確認我們不是跳崖自殺小分隊之後,遲疑了一陣,建議我們去看看特高橋。大家一聽,這名字霸道,上檔次,於是雄心勃勃地一路呼嘯而去,結果到了特高橋,才發現名字果然貼切,當場便嚇軟了腳,隻能老老實實折回來按原計劃行事。
來到事先選定的峭壁,魏老大一馬當先地固定主繩——這是繩降最基本的裝備,沒這玩意兒隻能跳崖或者無保護下攀,前者是一次性娛樂,後者比爬繩難得多,現在的我們還不敢這麼玩。
接下來是在預先規劃好的地方打上錨點作為主繩的支撐,沒有這東西就不是繩降而是蕩秋千了。這工作自然還是由英明神武的魏老大完成,他花了一個半小時,帶著保護繩在後照河石頭上的天然突起處打下錨點。江湖傳說有的高手喜歡隻打一個錨點,但那實在是個挺嚇人的事情,印象裏國外因為這個有過不慎死亡的記錄,所以我們還是打4個錨點,增加安全係數,臨近崖頂的一個由我來完成。
我在石頭和設備中間墊好布,避免錨點和主繩與岩石產生摩擦,注意保護點的受力角度,盡量縮小夾角,並讓崖頭保護點與下麵的點錯開,這樣抽繩方便不易卡住。
定好錨點後,便可以正式下降了,我先包好頭,避免頭發被攪進器械,用長度最寬(腿胖沒辦法)的成型扁帶環,擰個8字套腿上,另一根扁帶環繞腰上,腿帶和腰帶用鎖連接好。本可以在肩背再繞個扁帶環扣如鎖具當胸帶,但我嫌麻煩就沒安,這也差點釀成大錯。
下降是最舒暢的時刻,整個人懸在空中,沒著沒落卻又與天地融合,山風陣陣襲來,擊打著雙耳,似乎在一遍遍地低吟:“大哥你真是牛。”於是我一時興起,加快了下降速度,一時間,風音加劇,頓感自己的帥氣指數爆棚,真是爽。
可惜歡喜麻雀兒打爛蛋,在快要到達終點的時刻,由於速度太快,身上的大背包失去平衡,陡然前翻,帶動整個人翻轉起來,由於懸在空中,手腳都沒個依靠,倉促間自己也失去製動,眼看就要在空中擰成一卷麻花。幸好還記得死命抓繩,繩子晃悠幾下後算是又穩定了下來,雖然手套被磨得不忍直視,兩包方便麵也跌落消失得無影無蹤,人倒是安然無恙。從此也得了個教訓,下次再背包繩降,怎麼也得再加個胸帶固定,再怎麼耍帥也要先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