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生
第一部分人
人的概述
1
人,幾乎都是赤身裸體、兩手空空地來到了這個世界的,也是需要依靠父母的關愛,才能一步一步的擺脫無助的狀態,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就是以後,也是需要憑借奮鬥的那種喜悅,一步一步地才能成熟起來,才能獲得必要的生存權力和生命的快樂。
如果說一個人長大了,也不單單指的就是身體上的那種變化吧,主要還是心智的改變。人隻有學會了真正的自立,自己能夠獲得必要的生存權力,才能算是真真正正地長大。
不過,人就是真真正正地長大了,也是開始慢慢變老了。特別是經過了一次次的痛苦磨難和生死離別,更是明白了人生的實際意義了。一個人,一輩子,真的就是一條人生路。在這條人生的路上,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態隨之也會發生改變的。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也就醞釀了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風景,也就影響了不同人的不一樣的心情和不一樣的態度。所以,人的出生基本就是相同的,可是人的結局就是不同了。不一樣的人,往往都是有著不一樣的結局。這種結局就是再怎麼地讓人難以接受,也是不得不去接受。
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也是對人做了這樣精辟的總結:
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不在枷鎖之中”;
波斯詩人魯拜說:“我們是可憐的一套象棋,晝和夜是一張棋局,任它走東走西,或擒或殺,走罷後又一一收回匣子裏”;
莎士比亞說:“在熱情燃燒的時候,一個人無論什麼樣的盟誓,都會說出口的。這些火焰,是光多於熱的,剛剛說出口就會火消焰滅,不能把它當作真火看待”;
羅曼。羅蘭說:“最優秀的人,往往是通過痛苦才能得到快樂。痛苦和歡樂,有其一就有其二,兩者互相補充而達到和諧。”
愛因斯坦說:“在科學的廟堂裏,有許多的殿堂,住在裏麵的人,真是各種各樣,而引導他們往哪裏去的動機,實在也各不相同”;
我國古代的著名哲學家孟軻,也是這樣說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2
人,最是不能忘記的,就是在你困難的時候拉了你一把的那些人;最是不能結交的,就是在你失敗的時候,馬上就去鄙視和看不起你的那些人;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在你成功的時候,一個勁兒地吹捧你的那些人;最是不能拋棄的,就是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能夠和你一同創業患難的那些人。
對於差不多的人來說,都是會有人羨慕,有人嘲笑,有人嫉妒,有人鄙視的。盡管就是這樣,又會怎麼樣呢?不管別人怎麼的對你,你永遠都是你自己,都是你的人生這出戲裏的一個主角,誰都是無法代替。為了演好自己人生的這出戲,你還是需要依靠自己的理智和努力,源源不斷地去追求完美,珍惜年華,熱愛生活。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激三千裏。這句話也算是說得非常精辟吧?
人總是在羨慕別人,大概也是一種共同天性吧?小孩子羨慕大人,總是覺得大人是怎麼怎麼的成熟穩重;可是大人也是羨慕孩子的呀,他們羨慕孩子的清純率直、無憂無慮;普通人羨慕名人那種卓越尊顯的社會地位;可是一些名人呢,也是那麼的羨慕普通人的平凡自在,無拘無束。
差不多的人,最是覺得疲憊的,不是道路的遙遠,而是心中的鬱悶;最是覺得頹廢的,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喪失;最是覺得痛苦的,不是各種生活的不幸,而是心裏希望的破滅;最是覺得絕望的,不是麵對的各種挫折打擊,而是麵對的就是自己心靈的死亡。
人在一次次的夢見了事業成功的時候,一次次幻想著以後幸福的時候,一次次為自己的未來興奮和沉醉不已的時候,差不多都會在臉蛋上浮出親切的笑容,眼睛也會閃爍美妙無比的青春之光,走路的時候也是那麼的輕鬆愉快,時不時地還會哼著什麼歌子,胸中當然也是蘊藏了無限的喜悅和快樂。
生活的本真,不就是有著那麼一點點的甜、一點點的苦、一點點的希望、一點點的無奈嗎?對於一個人來說,酸甜苦辣,都是生活裏的滋味;赤橙黃綠,就是生命裏的色彩。無論在什麼樣的情形下,人都是需要心情高興的。心情高興了,也就感到快樂喜悅了,也就覺得一身輕鬆了。人想一輩子高興了,就得源源不斷地去做好事了;人想一陣子高興了,就得挖空心思地去做官了;想讓一個人高興,就去無憂無慮地做個美夢了;想讓一家子高興,就去勤勤懇懇做飯了;想讓一圈人高興了,就去開開心心地請客了。
對於一個人來說,生命的色彩是不是那麼的斑斕多彩,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心態。心態積極豁達了,沙漠也會變成綠洲的;心態消極封閉了,生命就會荒蕪腐朽的。